2022-07-13更新
有位爸爸在活動尾聲說:「我發現我以前講話都只講『我要怎樣』,經過課程,我知道以後還要講為什麼」。我們看見,親子互動的良性改變正在發生……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場域;家長,是孩子人生第一位老師」。新竹市立虎林國中與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合作,於8月26日及9月2日上午分別舉辦家庭展能親職教育活動「親愛虎林 親UP乎你」,活動跳脫過去講座形式,改以互動式工作坊進行,從短講、繪本、短片、手工藝及點心製作等內容中,使參與親子能學習營造良性互動關係,進而強化家長親職教育知能。
家長往往期許自己能扮演稱職爸爸、媽媽,然而在不同親職階段,都有其需要成長與學習的課題,因此,有效能的家長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需要不斷的學習與成長。虎林國中輔導主任陳威任分享,「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場域;家長,是孩子人生第一位老師」,如果家長能藉由參與親職教育活動,學習營造正向家庭環境,善用適當的溝通技巧,創造親子間正向互動,則有助於親子關係更好。
第一場工作坊「親子愛相隨」,台師大團隊帶領現場親子,藉由「周哈里窗」的視角,重新認識自己與家人的優點;接著從繪本「你很特別」中,反思是否曾經被貼或貼人標籤;再從「愛之語」測驗,了解自己與家人習慣或較容易感受到愛的方式為何,在未來相處日常才能以更適當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讓愛不漏接!最後親子共同發想、設計memo夾,可用來記錄今日活動成果,也從中共享親子間的精心時刻。現場親子互動熱絡,有爸爸盡力協助兒子完成超人夢、也有母女合力完成雅緻玫瑰花,那在他們嘴角上的笑容,是最溫馨的畫面。
第二場工作坊「親子金溝易」則以情緒為開端,先練習覺察情緒背後的原因,再學習運用溝通技巧「我訊息」把真實感受說出來。參與親子當場練習使用「我訊息」把內在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原因表達出來,也逐漸了解溝通須先傾聽與理解對方的立場與感受,再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此活動用「親子烘培屋」親子合力製作杏仁小熊餅乾作結,增加親子間趣味互動、並練習融入溝通技巧。
工作坊形式讓參與親子以活潑方式在實做中學習,整體反應良好、親子間互動熱絡。活動結束後,有位爸爸說,「我發現我以前講話都只講『我要怎樣』,經過課程,我知道以後還要講為什麼」。沒有人天生就懂怎麼當家長,也沒人天生就會當小孩,但親子一同來學習,是最難得而美妙的時刻。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如果你喜歡這篇內容,↓↓↓給我5個拍手↓↓↓,支持雞湯來了繼續轉譯創作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