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6 更新
「管太多會太壓抑孩子嗎?」
「管太少孩子會不會變壞?」
這些問題是否也常在你的腦中揮散不去呢?
在少子化的時代,家長們投注更多心力在孩子身上。許多家長都對「自己的教養方式是否正確」、「這樣做對孩子的發展好不好」感到焦慮。到底應該給孩子多少空間?保護與放手之間要怎麼拿捏?
近年來,華人的世界吹起西方教養的「自由風」、「民主風」,許多人都以為民主就是完全的放手、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卻忽略了所謂西方的民主其實是「民主權威」,是民主與權威並重、在一定的規範原則內給孩子獨立自主的空間。(延伸閱讀:找到中西教養的平衡)
檢視我的教養風格
西方學者Baumrind將教養風格分為「民主權威」、「專制權威」、「寬容放任」、「忽視冷漠」四種類型,其中以「民主權威」最適合孩子發展。
「民主權威」指的是這類型的父母能為孩子設立合理的界線與規範並堅持到底,而且會向孩子說明理由,父母將孩子視為一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的教養風格容易教養出愉快、獨立、負責、合作的孩子。
以下是父母展現民主權威的情境,家長們可以靜下來思考自己的教養風格與以下舉例是否相符、有沒有哪一些是未來可以試著做做看的。
資料來源/ 吳瑀嫺(2011)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與父母教養類型之關聯研究
從上面的檢核表中,可以發現民主權威的父母是尊重孩子,同時也是堅守原則的。像是「我盡可能在環境的許可之下,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並不是讓孩子自己做所有的決定,而是在一個適切、安全的環境中讓孩子做決定;「我會和孩子一起擬定生活約定。」則表現出了父母對孩子的尊重,生活約定是與孩子一起討論擬定的,而非父母說了算;「我會和孩子討論行為的好壞,並讓他清楚知道行為的後果。」這一項則可看出,父母會清楚告訴孩子行為的後果,而不是單純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
「民主」與「權威」的新平衡
其實,中西的教養風格各有優缺點,對孩子來說,過於放任或過度掌控都不是適合孩子發展的教養方式。「民主權威」是「民主」+「權威」,是有自由也有原則的愛。
在教養當中民主和權威各要放多少比例,在每個不同的環境、情境以及面對每一個不同的孩子都會有所不同。家長只需要掌握「尊重孩子」以及「堅守原則」的思維,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了解孩子,依照孩子的需求與狀況進行調整,漸漸就能找到最適合你與孩子的教養風格,並且在教養中向孩子表達出父母的愛。(延伸閱讀:幼兒國小國中的台灣教養風格)
【延伸閱讀推薦書單】
法國媽媽的從容教養100招:不動氣、不犧牲、不心軟,教出聰明又自律的孩子(作者 Anne Bacus ,如何出版)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暢銷100萬冊的教育經典(作者 Michael Winterhoff ,野人出版)
2 thoughts on “「民主、權威」並重 -給孩子有自由又有原則的愛”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