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5更新

「不要忘記並克服過去,如果你克服不了,你就只是個靈魂長不大的小孩子。」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男女主角相互以愛療癒彼此的劇情令人著迷,彼此悲傷的童年經驗及自我修復的過程也令觀眾為之動容。
家孕育愛,但也會傷人
家是溫暖的避風港,但對有些人來說,卻是心裡灰暗的角落。一樣米養百樣人,每一個家也都有不同的模樣,碰到的傷痛也有所差異,女主角高文英不只受到母親百般的控制與情緒折磨,也目睹了父親將母親關入地下室的過程;男主角文鋼太從小就要照顧患有自閉症的哥哥,渴望媽媽的關愛,但媽媽似乎只把心力放在哥哥身上。
這樣的過去造就長大後兩人的性格與價值觀,高文英無法體察他人情緒反應、文鋼太「事事忍耐」為他人而忽視自己的需求,而且不相信自己能夠擁有愛情。(延伸閱讀:家庭如何影響一個人?)
在關係中破碎、重建、強壯
過往的傷痛無法重新改寫,但未來的故事可以由自己創造。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對伴侶愛的渴望,如同孩子渴望父母親的。在這段過程中,可能會重現童年依附關係,或許是焦慮,或許是沒有安全感,又或許是逃避。
進而,我們和伴侶產生激烈的爭執,讓彼此失望。但若我們能進一步重新面對自己的過去,直視並面對它,或許就有機會能夠讓傷口重新癒合。
掙脫韁繩,學習相愛
研究指出,過往的家庭傷痛經驗會影響自己長大後對親密關係的看法,但若能尋求協助,例如教育活動、心理諮商等服務,或許有機會能用不同的角度與心境重新看待過往的故事,並賦予新的成長意義。
擁有一位能耐心陪伴你成長的人或許要靠緣分,但透過教育與學習,我們能夠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的價值觀,這是自己可以主動獲取的寶藏,如同春日之犬要學著掙脫韁繩一般。(延伸閱讀:這是離家出走?成年後離家vs回家的「轉大人」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