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豆腐,讓素食看似單調卻充滿變化」-專訪美國素食豆腐媽咪

2022-09-02更新

 「我們家是吃素的,我就像素食料理中的豆腐,在日復一日的餐點中佔很重要的角色,很常出現、幾乎每道菜都有我的身影。很多人都以為用豆腐做的素食會很單調,其實是相反的!豆腐讓素食能變化出很多不同的味道和口感。」

 素食界的豆腐媽咪在結婚後隨老公從台灣搬去美國,現在是兩個兒子的媽咪,分別是3歲和3個月大。在移居美國的育兒日子中,她回想起來坦言「苦大於樂」,自己就像是高CP值的豆腐讓素食料理突破菜色發想難題,撐過這個枯燥又痛苦的新手媽咪階段。

育兒苦比樂多太多,豆腐媽咪直言「真的太痛苦」

 當我們向豆腐媽咪問到,育兒過程最開心的一件事是什麼?豆腐媽咪直接說,我可以直接跳到下一題嗎?(編按:訪談前我們會先給受訪者訪綱,訪綱中的下一題是:育兒過程最有挑戰的一件事是什麼?)

 她直言「我覺得育兒太痛苦了」。有孩子出生後夜奶、難纏的難題,更有和夫家教養觀不同使得努力付出流水的辛酸。

新生兒就像外星人:從夜奶到trouble two再到 herrible three

 豆腐媽咪回想起老大出生後的第一年,每天夜奶不斷,半夜都要起來三四次,「我的睡眠完全被打亂」,她停頓了一下,加重語氣說「長年都沒真的睡飽過,真的很痛苦。」

「第二年、第三年也沒有變好,人家說的『trouble two,herrible three』就是他(指兒子),我那時候都覺得他是半獸人,這個不要、那個也不要,我隨時注意力都需要放在他身上」。

 豆腐媽咪回想起這段日子,臉上露出苦不堪言的表情,彷彿剛剛吃下了一碗苦瓜,現在嘴裡還有苦味難以消去,以為忘記了,但過一會兒喉嚨還會嘔出苦味。

與夫家教養觀反差:總打亂和孩子建立的原則

 除了帶孩子的身體勞累,帶孩子到夫家時更令豆腐媽咪感到挫折又想抓狂。她提到因為零食含色素、過高糖分,容易造成孩子過動、注意力不集中、對身體健康不好、養成嗜甜習慣等問題,平時幾乎不讓孩子吃甜食,花了一番心力和時間終於建立好習慣,孩子不再常吵要吃糖、布丁等等。但一到夫家,全部破功!

 幾天之內,又是糖果、又是高糖分的巧克力..孩子吃進了大量的甜食,回到原本的家之後,便吵著要吃甜食,甚至會說「為什麼不可以?那個XXX都會給我吃啊?」

 和夫家教養不一致的問題,讓豆腐媽咪好不容易下的苦功全部白費,要再次建立孩子不吃甜食的習慣,也就需要耗費更多心力、時間!

素食界豆腐媽咪的教養關鍵字:艱辛、驚喜、神奇

 豆腐媽咪認為自己就像家中天天吃素食料理,餐桌上的「豆腐」平凡,看似單調卻能變化出許多趣味花樣,不僅方便取得、不昂貴,又富含許多營養,就像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看似沒什麼特別,但其實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也為家人們的生活添入許多養分。

 雖然訪談的一開始,嚷著很想抱怨老公,但當被問到,比如什麼?她想了一下卻說「他其實算不錯的了啦,叫得動,也做了不少家事。」

 或許就像育兒的過程,素食豆腐媽咪有著許多日常繁瑣的有苦難言,但也蘊含著一些值得開心與肯定對方之處,「苦」或許佔了很大的面積,但終究找得到一些「樂」。

 豆腐媽咪回想這三年來,她坦言過程很『艱辛』,為了育兒和家庭捨棄太多東西,尤其是第一年的睡眠、第二到三年的操勞;不過也有『驚喜』,例如孩子第一次爬、第一次說出一些有點難的詞彙、忽然懂得道理,都讓豆腐媽咪驚喜自己不知不覺教會他了。「我覺得這是一個『神奇』的歷程,生了孩子就像一瞬間改變過去20到30年的生活模式,而且不斷把自己需求度縮小,雖然有點痛苦,但你就是會這樣!」

採訪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美術插畫/雞湯來了特約美術羅仕翔
校稿/陳世芃、張芷晴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