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教養】孩子會不會「滑」太多?數據會說話,3C世代的考驗

2022-07-22 更新

 你知道嗎?我們每天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間逐年增加,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調查,107年民眾平均每天手機上網時間比7年前增加了將近2個小時!此外,衛福部調查也顯示,隨著年齡增長,小孩使用3C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幼兒園幼童平日使用手機平均時間為32.2分鐘、國小學童42.5分鐘,國中生為72.6分鐘,高中生長達95.9分鐘。

 這還僅僅是「使用手機」而已,如果再加上看電視、電腦、平板電腦等,時間肯定是只增不減。

 手機行動上網族每日手機上網時間由 100 年的 92 分鐘、104 年的 179 分鐘、105 年的 201 分鐘、106 年的 204 分鐘,再增為 211 分鐘。

 平常放學後,幼兒園幼童平均使用手機時間為32.2分鐘、國小學童42.5分鐘,國中生則超過1小時,為72.6分鐘,高中生長達95.9分鐘

什麼是螢幕時間?跟網路成癮有關嗎?

 學者將上述使用智慧型手機、電視、電腦、電玩等電子產品的時間總和稱為「螢幕時間」。美國兒科學會建議,2歲以上幼兒每日的螢幕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

 「怎麼辦?玩太多是不是就是成癮?」雖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多並不一定代表成癮,但是螢幕時間過長的確可能導致近視加深或是兒童大腦的發展遲緩。大多數的家長都能知道不要讓小孩使用電子產品太久,但父母本身也常常過度投入手機的世界,而忘記身邊的孩子需要陪伴和互動,甚至不知不覺地就成為孩子眼中的錯誤示範。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調查,大部分的人在使用手機上網的情境,最多是在和家人朋友吃飯的時候;我們也很常見在捷運或餐廳裡,低著頭的父母與孩子,心裡確實會有些擔憂,但卻又不知道在這個「人手一機」的社會,要怎麼樣改善這樣的現象?

註解:網路成癮則是指一個人無法控制地打電玩、生活中越來越以電玩為優先,而忽略其他日常活動,即使知道有負面影響仍持續增加打電玩時間,以至嚴重影響個人日常生活正常運作,包含健康、家庭、學校、工作等層面。

滑、不滑、該怎麼滑?是滑世代家庭要面對的問題!

 你可能聽過,有些家長會以「可以/不可以玩電腦、玩手機」的方式當作獎勵或處罰,但有研究指出,接受這樣管教方式的孩子,反而更容易超過建議的螢幕時間。此外,若把手機當作打發孩子吵鬧的工具時,也同樣容易超過建議的2小時螢幕時間。

 研究中雖無特別解釋原因,但我們可以試想,若是把電子產品當作獎勵,反而會增加它的吸引力和誘惑力,孩子會因為想要玩,而花心思得到這個獎勵或避免處罰,所以螢幕時間就增加更多了。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建議,要養成使用電子產品自律的方法,最好是能夠設立使用電子產品的「家庭規則」,例如:

  1. 建立不可使用時間|晚上九點後、吃飯時間不可使用手機,專心與家人相處、聊天。
  2. 減少娛樂性,增加功能性與安全性|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功能,如:查資料、文書功能、設計功能等等,對孩子的學習效果有正向的影響。此外,若孩子有使用社群軟體,應讓孩子知道隱私權的重要性。
  3. 設立家庭中使用電子產品的地點|例如可設立一處電子產品的使用區域,避免孩子在房間內獨自使用,玩太久沒有人提醒,或是因光線不足而近視的問題。
  4. 培養家人活動的多元性|在家庭的休閒時光,可安排多元的活動,如:戶外郊遊、室內閱讀、拜訪親戚朋友等,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

 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培養孩子自律使用電子產品的,對於家人關係也會有比較到大助益。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人們已不可避免使用電子產品與上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技產品與網路能帶給我們方便和更多娛樂,同時也可能造成前所未見的負面影響,能夠「自律」、「善用」,才是身處滑世代的生存之道。

文/雞湯來了蔡季葦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資料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107 年持有手機民眾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https://is.gd/JGDVmY
衛生福利部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405&pid=8776
Chen, S., & Fu, Y. (2009). INTERNET US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EARLY ADOLESCENCE. Adolescence, 44(176), 797-812.
WHO網路電玩成癮https://www.who.int/features/qa/gaming-disorder/en/
Hawi, N. S., & Rupert, M. S. (2015). Impact of e-discipline on children’s screen time.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8(6), 337-342. doi:http://0-dx.doi.org.opac.lib.ntnu.edu.tw/10.1089/cyber.2014.0608
AAP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family-life/Media/Pages/How-to-Make-a-Family-Media-Use-Plan.aspx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