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好處,讓繪本變教養好幫手

2022-08-02 更新

「耶,要聽故事了!」 
「可以再聽一遍嗎?」「還有好多本也好想聽喔!」
「她好勇敢,我也變得跟她一樣勇敢!」

 每每拿出繪本的那一刻,繪本彷彿磁鐵一般,把小孩的目光全都吸到它身上,孩子的神情更隨著繪本而變化,那個模樣真的好可愛啊!然後就開啟了無止盡的繪本時間,一頁又一頁,一本又一本…

 究竟,為什麼孩子會為繪本感到瘋狂呢?而繪本除了能夠滿足孩子的心,還能有什麼功用呢? 我們為大家統整了幾個繪本的好處!

好處1 :培養孩子認知

 -書中知識寶庫,使孩子增廣見聞

  「我知道!我知道!偷蛋龍不是蛋食性,是肉食性動物! 繪本種類很多元,有認識身體構造、認識數字、練習表達,也有自然科學類、世界文化、動物介紹等許多類型,這些繪本除了能夠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之外,更可以帶著孩子認識還沒接觸過的世界,並且增廣見聞。

相關繪本:
動物謠言追追追(派芙拉‧漢納寇凡)
水公主:喬琪‧巴迪爾的真實故事(蘇珊‧維爾德)

好處2 :培養孩子邏輯與觀察力

-繪本裡竟然也有互動遊戲

 此外,也有不少互動型、遊戲型的繪本,透過找顏色、形狀等活動,並搭配故事情節,增加閱讀的趣味性,讓孩子能不僅只是聽故事,也能夠在輕鬆的遊戲中培養邏輯與觀察力。這類繪本也很適用於還在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透過遊戲類的繪本,讓孩子漸漸喜歡上繪本。

相關繪本:
跟孩子玩光影遊戲(赫威‧托雷)-透過書本剪裁,玩光影遊戲
爸爸走丟了(五味太郎)-透過頁面的特殊裁切以及故事中爸爸的特徵,搭配有趣情節,找出走丟的爸爸

好處3:培養情緒表達與同理心

在故事中體會他人感受

 很多時候,孩子在情緒表達尚未成熟時,可能出現不恰當的情緒反應,這個時候,繪本就是很重要的小幫手了!

 繪本多以動物、公主、王子等能讓孩子覺得親近的角色為主角,以及平易近人的文字描述故事情節。透過繪本故事,能讓孩子有一種「啊!原來我的問題,別人也有!」,若再加上家長的引導與解釋,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表達和反應。擁有良好的情緒表達與管理,不僅對孩子的人際關係有正向影響,更能進一步培養同理心,成為一個溫暖又有愛的人!

相關繪本:
生氣王子、愛哭公主(賴馬)
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史蒂芬.柯洛)

好處4: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喜歡閱讀就能更專注

 現今,接觸手機的年齡不斷往下降,手機裡的影片、遊戲等快速且大量的視覺、聽覺刺激,快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注意力並不能持續,因此長期下來降低了孩子的專注力。

 然而,專注力是可以透過閱讀建立的,對剛要培養專注力的孩子而言,圖文並茂的繪本,便是初步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的好選擇!當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讓閱讀成為生活的日常,那麼就正踏上培養專注力的路。專注力越穩定,思考力也就能夠越來越更上一層樓。

好處5: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有品質的親子共讀

 「關係,是需要透過刻意經營的!」許多時候,孩子喜歡拿著繪本依偎在你的身旁聽故事,聽完了一次,就想再聽一次,或是一本又一本,除了能聽自己喜歡的故事之外,其實,孩子更喜歡的是「爸爸媽媽說故事的聲音好溫柔,好有安全感」、「這是能好好地靠在爸爸媽媽旁邊的時候」,孩子的刻意,是渴望和你更靠近、更貼近喔!

而在共讀的時候,可以透過四個層次的提問和孩子進行想法上的交流。四個層次包含:

4F內涵以《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為例
Fact
我讀到什麼
回顧繪本故事內容的相關問題小惠上街買什麼東西?
Feeling
我覺得如何
對於故事的情節,詢問孩子的感受你覺得為什麼小惠到了商店,卻都沒被發現的感覺是什麼?
Finding
我的發現
透過故事情節,了解孩子對於情節的發現、或看法小惠上街前,媽媽提醒她要注意這些事情,你覺得這些重要嗎?那還可以再加上哪些注意事項呢?
Future
我將來可以
思考故事情節若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有什麼想法如果你媽媽也要忙著照顧弟弟/妹妹,你會怎麼幫助媽媽?

 藉由良好的引導與提問,幫助孩子更深理解故事情節與寓意,甚至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每一次的共讀不僅帶來孩子的學習成效,也增進親子間的了解。一層一層地交流,能讓你進入孩子的世界,懂他/她就能更精確的愛他/她。

繪本就好像特效藥,
唯有加上照顧者的陪伴,才能將繪本發揮最大功效!

文/雞湯來了游子嫻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資料
王淑芬(2017)。繪本動起來:20種繪本提問示範、20個精采手作提案,親子動手動腦玩繪本。親子天下。
周育如、黃迺毓(2010)。親子共讀情緒言談與幼兒情緒理解能力之關係檢視。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3),33-60。
洪蘭(2018)。有理最美:培養閱讀好習慣,增進大腦思考力。遠流出版社。
張鑑如、劉惠美(2011)。親子共讀研究文獻回顧與展望。教育心理學報,43(S),315-336。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