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5 更新
/受訪者 雞湯來了-專業家庭教育團隊
/訪談人 MOI 社群暨行銷設計師 林品慈
/撰文者 MOI 執行設計長 王慕羽
/本文轉自 moi education 新聞專區
如果說到家庭關係,你第一個想到什麼?
「我想應該還是爸爸媽媽吧!」身旁的一個年輕人這麼說。
「你怎麼不想想,爸爸媽媽想的也許就是孩子們了呢?」另一個開始規劃結婚的年輕人這麼說。
不管你第一個聯想到跟家庭關係有關的是什麼,你們應該也都有過家庭裡的摩擦跟誤解吧?我這麼問完之後,大家笑著點了點頭
「那麼,是為什麼呢?」
像是代溝啊、觀念不同、習慣差異、政治立場這一類的關鍵字,一個接著一個被這群年輕人們丟出來。有趣的是,如果你拿一樣的問題去問家庭裡有小孩的長輩們,他們也會給出差不多的答案。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千禧世代快速變遷的社會文化中,以前所未見的方式擴大了兩代之間的距離,經濟迅速發展的全球化社會,又使得家庭的經濟模式較過去二十年相比更不緊密、更多挑戰。
那麼,你們想過如何為家庭關係找到解方嗎?
年輕人們笑笑,沒有,反正也溝通不來。
長輩們也笑笑,沒有,反正也溝通不來。
年輕人更多的是無所謂的那種笑容,長輩們比較多一些無奈與苦澀。
我這麼說著說著,突然從廚房傳來一句『雞湯來了~小心燙!』這時候就看見家人們分工合作,擺碗盤的擺碗盤,挪位置的挪位置,放隔熱墊的放隔熱墊,各司其職,看來還真是這鍋雞湯,煮出了一個家的味道。
今天要與各位介紹的,便是這群煮雞湯的團隊-雞湯來了。不知道透過上面這個小故事,大家對這個團隊的想像是什麼。對我來說,總有一種溫和、從容、睿智的女性形象,當然,或許這只是我對於慢燉雞湯的細活的個人想像而已。
Q1. 誰是雞湯來了?雞湯來了做什麼?
雞湯來了是一群畢業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家庭教育專業人員,提到雞湯來了在做什麼,他們說『slogan是滋潤你的家庭關係。家庭包含親子、伴侶、代間,我們想在這中間放入一個好的循環,當作你的雞湯,讓這個好循環繼續下去。』
『我們有一個口號是從容教養,相反的現在很多都是「匆忙教養」,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知道什麼是帶孩子,而從容教養包含三個概念:真實理解、靠得住的練習、溫柔實踐。』
雞湯來了透過科普文章的彙整、素人家庭的訪查、家庭互動活動的設計,用練習的角度,陪伴親子一起找到適合經營家人關係的方法。
Q2. 為什麼要從事這樣的教育工作呢?
每一個創新都會有一個故事,雞湯來了選擇這個前途未明的創業之路,又是因為什麼呢?原來,團隊裡的成員因為大學本科的專業確實改變了家庭的互動關係,發現這樣的專業其實對於家庭關係的經營與發展是正向的。
『我發現市面上沒有人做這類事情,既然沒有人做,而他又有用有效有意義,那就做吧!』
當然,人生的實驗家都在選擇的道路上努力,或許是因為個性適合,或許是因為其他選項不適合自己。
既然如此,那麼究竟雞湯來了想為教育領域帶來哪些改變呢?兩位受訪者提出『翻轉』與『開放』的概念,指出創新不應該交給政府負責,因為政府的第一要務是保護、穩定秩序,因此我們需要翻轉這個概念。除此之外,教育領域時常會有經歷勝過一切的觀點,但也許這只是一個迷思,經驗固然重要,具有創新價值的專業觀點同樣重要。
他們說:『除了讓學習者覺得有趣,教學者本身也要覺得這很好玩。』
Q3. 雞湯來了認為教育或新創領域還有哪些待解問題呢?
在推行親子關係多年的經驗中,雞湯來了不僅關注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同時也注意到許多仍然待解的問題存在於生活當中。『接近退休者的樂齡學習,不是等到沒辦法出門的時候你才去說要叫他出來活動,而是他們接近退休的時候,你就培養他們出來學習新東西之類的。』
MOI 在推廣教育社群時,也曾經有過這樣的一番對話:如果出社會之後,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加班、回家、睡覺,周而復始,退休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一無所有?其實,我們總在尋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但工作,難道不應該是生活的一部份而已嗎?
除了樂齡學習之外,受訪者也特別提到『資訊落差,因為有些人對程式就很拿手,但有些人就是不懂,那有沒有人可能不是最強的程式寫手,但他理解程式的概念可以去告訴不懂的人』,這樣的現象同時也是社會變遷的縮影,這些都是在新創的過程當中,雞湯來了所發現那些教育領域裡面待解的現象與問題。
Q4. MOI 教育設計黃皮書的年度主題是「平行x英雄x教育設計」,如果要形容的話,雞湯來了在拯救世界的超能力是什麼呢?
『接起秀逗的溝通、吐真言、說出平常不會說的話。但是沒有讀心術。』
後記:未來已來,但過去尚未過去
2020年是數位原生世代正要進入社會的時機點,這個族群在千禧年以後出生,從出生起大多數人就已經環繞在數位資訊科技的環境當中。因為整體環境的改念與全球化的世界發展,過去三五十年人們對未來的期待與想像,在這一群千禧世代的眼裡已經稀鬆平常,因為經驗到的世界不同,自然而然發展出不同的世界觀以及向這個世界互動與溝通的語言。
然而,正值這個變遷與交替的時間,我們介於一個未來已來但過去尚未過去的區間裡面。新舊思維、新舊科技、新舊觀念、新舊體制的碰撞,都在這個區間裡面產生,正如同家庭,三十年前的家庭型態與觀念,與今天的家庭型態已經大有不同,而這一批正要進入社會的數位原生代,很有可能又要創造一種截然不同的家庭模式。
在這樣的轉折點,AI是無法給予答案的,因為我們在歷史的前沿,看著前所未有的情況,探尋前所未有的道路與方向。許多工作最終將被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取代。
但在我們這個世代的有生之年,家庭不會被取代,家庭關係也無法被取代。
也正因此,那一鍋滋潤家庭關係的雞湯,是絕對需要具有溫度的一群人,慢慢慢慢,陪伴每一個家庭熬煮屬於他們的滋味,時機成熟時,對著飯廳大喊一聲:「嘿!雞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