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樸實無華且實用的人」-專訪台北麵線糊爸爸

2022-08-08 更新

 上午11點多,一個適合吃早午餐的時刻,我們相約在咖啡廳,窗邊陽光灑落,他闊步走進來,充滿活力地說了聲「嗨」,一改上班日成套西裝的習慣,穿著休閒服的他好像也多了一份輕鬆與率性,笑說等等訪談完要去運動……

 說起他的家庭故事,他回憶,小時候在鹿港長大,希望自己高調威風,現在在台北工作則希望低調就好。他形容自己就像一碗麵線糊,承載著兒時醇厚的家鄉記憶,也代表著他對自己的期許「樸實無華且實用」。身為6歲女兒與4歲兒子的爸爸,他認為在工作上、家人之間,不用太多鋒芒,但是想做個踏實又給力的夥伴。

 對於教養資訊,他有屬於自己的觀察與見解,也在長期接觸大量關於「家人關係」的資訊後,在婚姻、育兒上都自有一套,試圖在孩子出生後找到孩子、另一半與自己的最佳平衡。

學習新知是翻轉經驗,建立好家庭的工具

 「資訊就是我的武器」,麵線糊爸爸秉著紮實有料的態度,充滿power的語氣說出這句話。他平時有大量閱讀的習慣,會看網路文章、教養書,進而發現東方人相較西方人不重視科學邏輯,取而代之較受到「個人成功經驗」的吸引。但麵線糊爸爸認為科學依據和邏輯脈絡其實很重要,也在評比各方內容的過程中,發現雞湯來了提供的內容「會考量到比較全面,提供比較完整的服務」。

 為何開始主動學習關於「家人關係經營」的資訊?麵線糊爸爸提到,他大學時期因緣際會之下參與過一個長期的支持團體,發現彼此有所交流、互相支持、陪伴、說出自己困擾真的能對於關係有所幫助,也因此即使支持團體已經結束了,但想要涉略關係經營資訊的想法仍保存在他的日常習慣中。

切身體會「因為學習,改變會發生」

 麵線糊爸爸坦言,「因為原生家庭關係不好,所以我特別希望將來走進婚姻後關係是好的」,來自於對過往經驗的覺察、試圖改變的企圖,他主動報名了針對關係經營的培訓營「親密之旅」,成為種子講師。除了參加培訓,平時也會主動找有根據、完整說明的概念自主學習。

 經過學習和改變,他感悟「原生家庭經驗像禮物也像詛咒,但人本來不是、也不需要完美,只要盡可能地去覺察和學習」,例如他分享,即使他現在會運用許多育兒教養的知識,但有時還是會不自覺複製過往爸爸對自己很沒耐心的習慣,當孩子出現「磨娘精」行為時,容易不自覺對孩子「有點急」。

努力在家庭與自我中找平衡

 在結婚後約兩年生小孩的麵線糊爸爸表示,結婚前後根本沒差,但是生孩子後卻差很多。他加重語氣表示,生小孩後最大的差別和的困難就是「不能再當你自己,可是又不能失去自己」。

 在「個人事業」與「家庭職責」的挑戰中,正在創業的麵線糊爸爸哭笑不得地表示「這個社會的期待對爸爸不友善」,他坦言媽媽的辛苦很可能是在於容易擔負比較多育兒事務,但爸爸也有「屬於爸爸的辛苦」,社會中普遍對於爸爸還是有「一家之主」的期待,如果家有新生兒時爸爸正在創業(收入不穩定等),容易被指指點點。

育兒中保有婚姻兩人世界的巧思

 在「育兒多人世界」與「婚姻兩人世界」的平衡中,他分享他的「兩人約會」巧思。他表示很多人都認為生孩子以後,每天都在工作與育兒家務之間奔波,生活中充滿匆忙的戰鬥,但保留只有「我和老婆」兩個人的時光還是很重要的。

 因此,他會運用本來就有的休假額度,在平日白天和老婆來個約會,他談到:「不要捨不得請假、這是應得的休息,而且平日的約會品質比較好」。雖然熱愛工作、發展自己的事業,但麵線糊爸爸也不忘把時間留給最親近的「牽手」,讓育兒後多人的家庭生活,仍有兩人的甜蜜。

麵線糊爸爸的教養關鍵字:同理、當責、遞延滿足

 我最希望孩子的人生做到「同理、當責、遞延滿足」三件事,「同理」是人際關係中很必要的一個能力而一個人要快樂有一項關鍵就是人際關係豐富「當責」是成功的重要條件,比如孩子有時走路跌倒就會怪地板、怪旁邊的人之類的,但我們會跟孩子說沒有別人礙到你的事情,結果要自己承擔;「遞延滿足」則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真實上演,他認為家中就是最好的訓練環境,他舉例說道「當孩子想吃餅乾,我們會跟孩子說等半小時以後給你兩倍,雖然常常失敗啦(大笑),但是我們會藉此跟他說你可以先去唱歌、玩玩具等,建立他延宕滿足的耐心、能夠為了等待練習暫時轉移注意力。」

 在這三個關鍵字中,我們看見了麵線糊爸爸對於孩子忠厚的期待,如同樸實無華且實用的期許,他也正在運用他所涉略到的科學概念,在培養孩子的未來。

|編輯後記|
 訪談結束後,我們一同走出咖啡廳,麵線糊爸爸邊走邊關心起雞湯來了的現況,到了捷運站他爽朗地說聲掰掰,他坐上機車,騎往健身房。我想,麵線糊爸爸應該是個很有自己生活,也很有家庭生活的人,有屬於自己的運動時間,及實踐理想的創業路,也有與老婆保持約會的妙招,更有教養孩子的一套。
 或許這個社會對於新手爸爸創業不友善,但我相信在婚姻育兒之後,每個為「自己」都與「家庭」一樣重要,也看見了麵線糊爸爸在其中的努力與創意。

採訪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張芷晴
美術插畫/雞湯來了黃珮甄

註:棉花糖實驗為史丹福大學沃爾特·米歇爾博士1970年代在幼兒園探究自制力的系列心理學實驗研究,在這些實驗中,小孩子可以選擇立刻得到一樣獎勵(有時是棉花糖,也可以是餅乾、巧克力等等),或者選擇等待一段時間直到實驗者返回房間(通常15分鐘),得到相同的兩個獎勵。研究者發現能為偏愛的獎勵堅持忍耐更長時間的小孩在往後多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如更好的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量指數,以及其他指標。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