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家庭養小孩會怎樣?從研究釐清4個常見QA

2022-08-09 更新

 同志可以結婚一年了,當他們正式結婚組成家庭,她們適合生養孩子嗎?這個疑問,是許多人的擔憂,也是家庭型態變得更多元的今日,我們須共同探討的議題。

 在如何生孩子方面,新聞上有許多同志伴侶如何擁有孩子的艱辛歷程,有些人透過收養、有些人則選擇人工生殖。當我們認識了同志的生育方式,這篇文章讓我們聚焦於同志家庭適合養育小孩嗎?在同志家庭長大的小孩,會落後別人嗎?下面以研究觀點來看看常見的4個相關問題:

Q:在同志家庭中只有「爸爸」,或只有「媽媽」,這是一個家嗎?

A:台灣同志家庭因應彈性流動的親職角色,跳脫「爸爸」「媽媽」框架

 過去習慣典型家庭有一位生理男性的爸爸和一位生理女性的媽媽,我們或許會想男同志家庭沒有「媽媽」,誰來照顧孩子?在女同志家庭沒有「爸爸」,要怎麼保護這個家?

 台灣研究的同志家庭中,無論男同志家庭和女同志家庭都提到,他們既是父親也是母親。這樣亦父亦母的「親職流動觀」,讓他們能以更彈性、寬廣的視角,按照個人的特質、專長、才能和興趣,因應不同的情境,彈性轉換扮演各樣的親職角色,也可以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多元社會的縮影,建立性別平等的思維。因為不侷限於既定框架,或許更能實踐彈性真實的生活情境。

 其實同志家庭如同其他多元家庭,例如:單親家庭、隔代家庭、跨國婚姻家庭等等,都是真實存在這個社會中。無論型態如何,在所有家庭的親職中,始終不變的是對孩子那份一樣的愛與支持。

Q:同志家庭裡的結構與常見的家庭不同,家庭會幸福嗎?

A:家庭幸福感是主觀的,我們無從評論,但我們可以知道同性家長生養孩子或許比我們有更多準備

 家庭會幸福與否,也要看親職的準備程度。同志伴侶無法自然孕育下一代,因此不會有非預期地、意外的懷孕生子,都是透過計畫性生育子女的方式,必須考量心理、經濟和社會層面,經過長久、縝密且慎重的考慮。研究指出,同志家庭對於出生的孩子充滿期待,也願意投入更多的親職教養資源,給孩子周全良好的照顧和成長環境。因為更有「預備」,或許能給孩子更充分的資源與關愛的心力

Q:在同志家庭長大的孩子,身心發展會有問題嗎?

A:不會,同志家庭的孩子跟異性戀家庭的孩子發展表現沒有不同。

 目前台灣較少有針對同志家庭小孩進行的追蹤研究,但美國研究比較同志家庭的子女與異性戀家庭的子女,在智力、情緒、自尊感、幸福感、道德發展及偏差行為,和性別發展(如性別角色、性別氣質及性別取向等),都沒有顯著差異。

 而在課業表現、學校適應上也是,國外研究長期追蹤女同志家庭,意外發現女同志家庭長大的青少年子女,在人際交流、學校課業上,甚至優於異性戀家庭的子女,且較少出現社交問題。整體而言,同志家庭的子女各項表現,都不遜於異性戀家庭的子女。

Q:在同志家庭長大的孩子,在社會上會被歧視嗎?

A:社會上多少存有偏見,試著攜手合作以消弭歧視

 可以先想想對於同志、同志家庭,是否存有負面的態度?像是認為家庭一定要有爸爸媽媽,所以同志伴侶不能組成家庭、或是有同志家庭的小孩長大也會變成同志等等。這些是來自於刻板印象、生活中片面、不正確的訊息,以致對同志產生偏見。

 歧視是因偏見而做出的負面行為,如果我們對同志、同志家庭有偏見,認為他們是「不正常」,自然在學校、工作上遇上同志家庭的孩子,就可能出現排擠、邊緣化他們的行為。而化解彼此偏見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彼此合作—重新歸類界線,家庭的組成都有些許不同,但家庭孕育孩子,其共同目標即是希望孩子能獲得足夠的愛、支持和成長資源,不同家庭有相同的愛,親職間的彼此合作,形成互助團體,偏見便會慢慢消失。

 因為不了解而疑惑、而排斥,試著從自己出發,了解相關的科學知識、同志家庭的真實生活,進而影響周遭朋友、消弭偏見。

 最後想引用台灣諮商心理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進會洪于珊的一段話:同志家庭的存在並非要讓其他家庭型態減少或去撼動其他家庭結構,我們關注同志家庭、同志家庭的小孩,只是希望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多元家庭,都得以用真實的樣貌存在於社會中,不被排除、不被誤解,期盼社會大眾能夠越來越看到,即便不同家庭結構及成員,但其中最核心的組成都是愛。

文/雞湯來了楊宜臻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張芷晴
特約諮詢/夫夫之道母母女子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資料
洪于珊(2019)。  當同志成為家長─談同志收養的實務現況。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6,32-36。
蕭巧梅(2015)。  同志家庭之成家育兒歷程與親職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幼兒發展與教育組碩士論文。
徐志雲、顏正芳(2017)。同性婚姻之健康促進。台灣醫學,21(2),194-202。
分享此文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