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話《白雪公主》《小紅帽》《紅鞋》跟孩子開啟「性」的對話

2022-08-09 更新

 如《家庭中為何不談性?3個「家庭性教育」入門策略》中所提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跟子女討論「性」這件事,對子女的健全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但實際想應用在生活中,開啟話題是不是有點困難呢?

 別擔心!讓我們試著用平易近人的童話故事做題材,搭配循序漸進的話題設計,跟孩子開啟對話!耳熟能詳的童話裡,公主與王子在故事結尾總能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輕鬆、愉快的劇情,其實悄悄埋下許多有關「性」的隱喻及寓意。以下結合三篇研究發現來分析三個童話故事,有哪些子女成長過程會遇到的議題:

《白雪公主》 – 發育初期的煩惱

 研究發現(註1),在格林童話的《白雪公主》故事中,皇后因為白雪公主變得比自己更漂亮而心生怨恨,派人將其殺害,但誰知派出的獵手竟在最後關頭心軟放白學公主離去,當壞皇后得知白雪仍舊存活,曾三次暗中喬裝拜訪,分別送了白雪公主束衣緞帶、毒梳子及毒蘋果,而善良的白雪對壞皇后的屢次拜訪毫不設防。

 第一次送給白雪的束衣緞帶如同現代的束胸,在少女發育初期,對於胸部的發育感到難為情,開始在意他人看待自己的眼光,甚至感到自卑,於是嘗試用束胸把胸部遮住,不希望別人注意到自己正在發育的身體。

 第二次送了有毒的梳子,當白雪梳頭的時候就中毒昏倒,梳子是用來整理容貌的工具,象徵性本能、性意識已經漸漸進到白雪的意識裡。而本性單純的白雪首次發現性本能的強烈衝擊,讓自己的頭腦失去思考能力,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吸收、消化這樣的意識衝突。

 第三次送了鮮紅的毒蘋果,白雪在吃下去後陷入長期的昏迷不醒,被安置在透明棺材中,代表當白雪發現自己存在如此強烈的性本能時,衝擊感不只讓她失去思考的能力,更加喪失了與人社交、來往的能力。

 透明棺材象徵獨立的空間,讓白雪好好的反芻這些經驗帶來的改變,也漸漸接受成長之後自己的模樣,就好似發育初期的男女對於自己的生理發展產生極大的好奇心以及羞赧,難以啟齒的青澀困擾甚至可能影響到生活的其他層面。所以,家長可以試著營造一個安心討論的氛圍,引導子女主動表達自己遇到性的困擾,具體作法可以參考文末的小建議。

【親子話題提案】
Q:你認為白雪為什麼要穿束衣?
Q:如果有陌生人送你東西,你會怎麼做?

《紅鞋》 – 探索性領域的潛在危機

 待到身體發育成熟,下一個潛在議題拓展到「公私領域的界線」以及「自我概念的建立」。

 根據研究(註2),在安徒生童話的《紅鞋》故事中,女孩自從收到年邁女鞋匠親手製作的紅鞋,便漸漸的喜歡上了紅鞋,甚至當鞋子被養母燒掉了,還要再買一雙更漂亮的紅鞋來穿。穿上紅鞋的動作象徵著性衝動、性成癮等意涵,自從喜歡上紅鞋,女孩無時無刻不想穿上紅鞋盡情跳舞。對於不分場合、不分時機渴望穿上紅鞋跳舞這件事,可能代表女孩對「慾望」這件事上癮,且已影響到日常生活了。

 研究中推論對慾望上癮的人可能較缺乏「自我撫慰」及「情緒調節」等能力,於是面對壓力時,傾向用性行為滿足一時的愉悅,並逃避壓力。

 大部分習得「自我撫慰」及「情緒調節」的來源是經由主要照顧者的接納、理解及反映,但故事中女孩的主要照顧者是個過度專注於自身的長輩,因此女孩這部分的能力相對不足,於是面對壓力時,選擇不顧一切的穿上紅鞋盡情跳舞,沈浸在短暫的歡愉以逃避現實帶來的壓力。

 從接觸、喜歡、享受,到痛苦不堪,後來更是砍掉了腳踝來擺脫干擾,直到最後的救贖。最重要的轉折來自於女孩開始在他人家中擔任僕人,並能夠平靜地拒絕他人贈送的華美禮物。女孩不僅理解到除了「性」可以帶來暫時的愉悅並建立肉體的連結,其實透過付出勞力也可以建立自我的價值並產生與他人的連結,慢慢的也學會了如何融入大眾的生活,與他人共處。

 在青春期子女積極探索「性」的過程中,家長擔憂子女被未經篩選的資訊灌輸扭曲,甚至錯誤的觀念。這時候越是禁止、遮掩,會驅使子女更加好奇。不妨在日常的關心中,放入一些關係、性別的話題,在他們接觸到錯誤資訊前,先將正確的資源交給他們,這部分可以參考政府的資源網站(如:健康九九網站之青少年好漾館 )。

【親子話題提案】
Q:女孩在故事中為什麼脫不掉紅鞋了?
Q:你也有什麼事像女孩對紅鞋一樣著迷嗎?

《小紅帽》- 性與親密關係的關聯

 當自我的生心理都發展相對成熟之後,開始練習與他人建立更深的關係,此時最容易面對到的議題便是:「我想要談怎麼樣的戀愛?」,綜合了幾篇分析的文章,我們試著分析《小紅帽》的故事。

 在《小紅帽》的世界裡,當小紅帽在樹林中,被花花草草吸引而離開了熟悉的小路,一身鮮紅的女孩被大野狼注意到。就像是初入擇偶市場的男女,無意間散發著對彼此的吸引力,在毫無防衛之心的情況下,被深藏其中的狩獵者看中。在前方等待的是看似平靜、美好的秘境,但往往背後隱藏著不可見的危險。

 故事中,小紅帽第一次遇到野狼,她善良的透露出自己的資訊,讓野狼可以更精妙的準備接下來的計畫,讓小紅帽一步一步地走進自己的陷阱。在現實中,可能就是所謂的「渣男渣女」,會在第一次接觸時表現得人畜無害,卸下獵物心防,也為了後面更順利的把對方收進自己的懷裡。

 在故事後期,小紅帽被善良的獵人拯救,甚至學會了自我防衛,而現實生活中,並非每個無辜的人都會被拯救,因此在事前讓子女更好的準備自己,去認識、了解自己的身體、生命的價值,並建立起健全、清楚的人際關係,就顯得更加重要。

 此時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子女或許正透過外在的吸引力建立自我概念、建立人際連結。家長可用平和的方式告知子女潛在的風險及遭遇危機時的處理方法,但請避免用直接命令的方式期望子女服從,否則或許良善的本意會演變成意外的衝突。

【親子話題提案】
Q:如果把森林比喻為人際關係中複雜的叢林,你覺得大野狼像什麼?
Q:如果你是小紅帽,第一次去奶奶家、第一次自己去森林,你可以怎麼保護自己?

看多不如看懂,用一些技巧帶著子女一起練習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例如青少年建立自我認知、人際互動的界線,以及對自己跟他人的尊重,並不隨著長大就自然而然的了解、熟悉。如果此時有適當的引導、教育,更能夠幫助孩子妥善的認識、發展出正確的認知。

 在子女身心理快速發展的時期,爸媽可以試著透過下面的方式和子女一起練習,營造安全的討論環境、培養子女敞開心胸分享和提問的習慣:
|用平和的態度接納子女的提問:「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你問了非常有意義的問題」
|澄清子女的疑問:「這個問題你怎麼想到的?你想知道的是什麼?」
|確認子女的想法:「那你怎麼想呢?」、「你覺得呢?」
|互相分享、回答

 其實,這件事也不單單只發生在子女的身上,每一個爸媽也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並不是孩子一出生就懂得照顧和教育後代。更多時候,爸媽也是在過程中學到了經驗,然後在生活中反覆操練,進而變得熟練。期許爸媽可以跟子女一起,在成長的路上陪伴彼此一起學習、一起練習。

文/雞湯來了馮治豪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文獻
丁建新(2007)。童话叙事中的性别问题:社会符号学的视角。江西社會科學,11, 36-41。(註1)
吳東彥、黃宗堅(2018)。童話分析:安徒生童話《紅鞋》的隱喻及其療癒象徵。輔導季刊,54(4),23-32。(註2)
吳東彥、黃宗堅(2019)。《白雪公主》的童話分析:性意識及陽性原則的啟蒙與開展。輔導季刊,55(1),61-70。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