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6更新
有沒有哪些事情,你特別厲害呢?
是畫畫嗎?是在台上表演嗎?是下廚嗎?還是⋯⋯?
每個人如同小星星一樣,總會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發著光。但是,繪本中的主角小空,卻沒有像星星一樣發亮著,他是個非常害羞且膽小的人,不知道該如何和他人相處,好多事情也都不敢做。
有一天,小空一個人在教室裡玩積木,蓋了一座好厲害的城堡,就當快蓋好的時候,同學衝了進來把積木城堡撞倒,小空看到之後,立刻朝著同學走去,並用發著抖的聲音勇敢地關心同學,同學聽了之後便立刻掉下眼淚地道歉。這時的小空,終於像星星一樣發亮著,也才讓人明白,原來,小空是顆溫柔的小星星,為了照亮他人而發光。
《有些事,我特別厲害》強調每個獨立的個體皆有自己獨一無二之處,而這些令人發光的地方不僅限於顯而易見的具體表現或技能,也有可能是有同理、樂觀、善良等較為抽象的個人特質,因此,不需要努力像誰一樣,就好好地做自己吧,因為每個人一定有發光的時候!
自我價值的形塑,從家庭開始
家庭是我們與這個社會的第一個連結,根據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孩子透過觀察學習與仿效家長的行為,逐漸運用在自己的人際互動脈絡當中,因此,家長的身教與言教顯得格外重要。
過去曾有研究指出,當家長對於孩子能給予溫暖支持、提供傾聽與回應、為行為提供解釋,那麼孩子在人際互動中可能發展出與家長相似的特質,也更容易接納與自己不同的聲音,願意尊重他人,便能擁有較好的關係滿意度。
反之,當父母貶抑孩子的行為,甚至當孩子犯錯時以「我不愛你了」作為回應,那麼孩子在人際互動中便容易犧牲自己,認為犧牲才會帶來價值,對於關係的滿意程度便較低。
四層次QA討論,你的價值遠超乎你所想像
因此,對每個人而言,正確地知道自己是誰、了解自己的價值為何,不僅能認識自己,更能夠在不同的情境脈絡之下做出合宜的決定與回應。
不論是親子關係、伴侶關係、或是想自我反思,不妨透過以下問題來討論與思考:
提問 層次 | 宗旨 | 提問例句 |
---|---|---|
Fact 我讀到什麼 | 回顧繪本故事內容的相關問題 | 小空的同學都是在什麼時候發著光呢? |
Feeling 我覺得如何 | 對於故事的情節,詢問感受 | 當小空看著別人發亮,自己的都沒發亮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呢? |
Finding 我的發現 | 透過故事情節,了解自己對情節的發現、或看法 | 小空在發光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呢?當看到小空發光時,你發現在一旁期待小空發光的老師有什麼表現嗎?你對於小空好不容易發光,有什麼看法呢? |
Future 我將來可以 | 思考故事情節若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有什麼想法 | 如果我身邊有一個像小空一樣,一直都還沒發光的人,你會怎麼看待他和對待他呢? 如果我自己一直像小空一樣還沒發光,你會怎麼看待自己呢? |
繪本中的小空,總是不能像其他人一樣發著閃爍的光芒,以至於他不太敢與人群互動,因為大家都有具體的優點,小空卻沒有。我們如果像小空一樣,陷入眼前的現況,過度在意他人的言語和眼光,的確會開始懷意自己的價值何在,但也如同繪本所強調的:「有些事,我特別厲害」,好好等待、好好地在過程中一層一層地認識自己,總有一天,你能看見屬於自己的價值。
那時,就會知道:「因為我是我,所以我很有價值。」面對你的孩子,或是你身旁重要的人,不妨持續地陪伴和相信,和他一起發掘他發亮的地方。
沒有每一個人都完美,
也沒有一定要像誰才是等同於優秀,
當別人正在發光時,學著替對方感到開心吧,
因為你一定也會有屬於你發光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