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6更新

#我有兩個家 #繼親家庭的反轉 #沒有童話中的壞繼母#只有因愛結合的兩個家
晚上七點多,伴著摩托車「轟隆隆」的引擎聲靜止,脫下安全帽,一頭俐落的短髮、一張陽光的笑容映入眼簾。蘋果磅蛋糕小姐來到了家庭客廳學的現場,簡單閒聊過後,意外發現看似帥氣率性的她,卻有著與外表相異的細膩內心。
現就讀臺師大的蘋果磅蛋糕小姐,熱愛籃球的她總是給人陽光正向的印象,同時也有著做甜點的興趣。她形容自己就像一塊「蘋果磅蛋糕」,她說「磅蛋糕是一道口感紮實的甜點,希望自己能給人帶來心情愉悅的糖分,上方蘋果酸酸甜甜的口感,就像自己偶爾也會給人造成一點小麻煩,但又不像檸檬那般酸澀」
「我的家庭很有趣,和一般人的家庭有那麼一點不一樣」在蘋果磅蛋糕小姐爽朗的聲音中,說起了自己的家庭故事…她的父母幼稚園時便離婚分開,而後也有各自的伴侶。從那時起,在蘋果磅蛋糕小姐心中,有了兩個家…
一號家庭的關鍵字:寵溺、放鬆、活力
用三個詞形容與媽媽的家庭,你會怎麼形容呢?蘋果磅蛋糕小姐不假思索地說出「寵溺、放鬆、活力」,媽媽基於對她的虧欠,加上叔叔(媽媽現在的伴侶)在原生家庭中也是獨生子女,所以對自己特別寵愛,在物質和心靈上都會盡量滿足。
由於媽媽和叔叔目前沒有育有子女,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經營兩人世界。整體來說,相處的氛圍是輕鬆充滿活力的,不用「拿活力來餵養孩子的精力」,蘋果磅蛋糕小姐笑著說道。
二號家庭的關鍵字:熱鬧、動盪、忙碌
提到與爸爸那邊的家庭,蘋果磅蛋糕小姐用「熱鬧」作為第一個形容詞,爸爸的家庭是一個大家庭,與姑姑們、伯父伯母等親戚們同住。爸爸和阿姨(爸爸現在的伴侶)在婚後也生了兩個弟弟一起加入這個大家庭。
接著她想到「動盪」, 兩個弟弟一個三歲、一個四歲,今年剛好是上幼兒園的年紀,進入到下一個階段時總是需要時間磨合,作息需要重新調整、生活也正在重新適應。
「忙碌」是最後一個形容詞,原先每周會固定和阿姨通電話,傾聽阿姨分享帶孩子的故事,但弟弟們今年上幼兒園,要處理的事情變複雜,導致通話頻率降低,也越來越無法掌握他們的近況…
也許「有」不是的家長,但無不是的愛
回顧家庭生活,有沒有哪個瞬間最令你感動?蘋果磅蛋糕小姐頓了一下,緩緩道出
「曾經的我以為,我是個沒有爸爸愛的孩子,直到高二那年的成果發表,我才知道原來爸爸在用他的方式愛我」。
爸爸由於工作因素常年不在家,沒有參與成長過程,蘋果磅蛋糕小姐坦言自己一度覺得爸爸不負責任、認為他是一個「壞人」。就讀高中時期,家人都反對自己參與社團活動,在親戚們一陣以學業為主的聲浪中,只有爸爸出聲支持自己。
社團發表結束當下,父女迎來分開幾年後第一個擁抱,「那是我最開心、感動的一刻」蘋果磅蛋糕小姐略為激動地說。這個擁抱,融化了父女兩人間的冰山,也是因為這個擁抱,讓她發現原來爸爸一直都在默默關注自己、用爸爸的方式表達愛。
相關推薦:用對方式愛,愛在他的需要上
孩子應該是獨立的個體,不該是家長吵架的工具
「他們吵架時,竟然還要我去傳小紙條,還以為是戀愛中的小情侶」
蘋果磅蛋糕小姐略帶幽默地說出這句話,看似釋懷的表面下,蘊含著滿滿的惆悵。
蘋果磅蛋糕小姐坦言,「教養價值觀的落差」一直是爸媽爭吵的議題,由於離婚後不同住,三人坐在一起討論的場景更不可能出現。所有溝通都是用電話進行,「表面上是在討論問題,實際上卻是數落對方、試圖改變對方想法」,她無奈地說到自己常常擔任「傳聲筒」的角色。
「無力」和「難受」是最大的挑戰,尤其是當雙方將情緒投射到言語時,明明知道父母不是那樣的人,卻還是說出傷人的話。這些言語就像一根根利刃,狠狠地插入蘋果磅蛋糕小姐的心,必須自己吸收消化後,再用柔軟的方式轉化給另一方。
相關推薦:把話溫柔說,對方順耳聽
「以後我若是和伴侶吵架,千萬不能把孩子牽扯進戰場」「吵完後也要和孩子說清楚,告訴孩子吵架不是壞事,是一種『溝通方式』」
蘋果磅蛋糕小姐堅定地說道,回顧父母間的相處模式,她意識到自己總是扮演著「夾心餅乾」。也是因為經歷過,才知道那般難受。從覺察、再到一次次梳理,蘋果磅蛋糕小姐發覺自己可以做出改變,將舊經驗翻轉,並把這份改變延續下去。
沒有童話故事中的壞繼父繼母,只有因為「愛」結合的家人
意識到爸媽身旁的那個陌生男/女子將進入妳的生活,當下的反應如何?蘋果磅蛋糕小姐低著頭,沉思五秒後,緩緩說道「離婚後的爸媽就只剩自己,能找到一個伴依靠是好事,至少不是自己一個人」。
「其實叔叔和阿姨對自己很好,我們把彼此當作家人」
與繼手足相處時,蘋果磅蛋糕小姐坦言,由於弟弟們年紀小,自己就像是一個大姊姊的角色,沒有所謂的忌妒、更不會像童話中搶奪親情的情節發生。相反地,反而覺得離家讀大學,無法參與他們成長歷程非常可惜。
和蘋果磅蛋糕小姐對談中,反轉了社會對於繼親家庭的印象,那份「無私的愛」戰勝了血緣,填補了面對新家庭的恐懼。家人之間,不該局限於血緣關係,而是以「愛」為基底,認定彼此、相互珍惜。
採訪編輯/雞湯來了實習生黃靖云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張芷晴
美術插畫/雞湯來了實習生羅仕翔
主編/雞湯來了蕭子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