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特企】你逛街時,擺脫關係還是享受關係?測驗「我逛故我在」四種逛街類型

2022-08-02更新

 夜市服飾、飾品店外面的「男友等候區」;戀愛交往的不敗辯論話題「男友到底要不要陪女友逛街」…..「女生逛街失心瘋、男友覺得無聊」好像是人們對於「逛街」這件事的刻板印象。但真的是這樣嗎?

 又,每當過年大採買,你家是習慣全家集體出動、一起逛街和互相討論,還是分開逛、分工合作也逛得自由自在?

 其實,「逛街」這件事不只是「女人就是愛逛、愛買」這麼簡單,更不只是「盈盈美代子」很閒才會做的事情,而是反映著每個人「逛街」的習慣和偏好。也許想抱怨另一半或家人逛街習慣和自己怎麼這麼不一樣之前,我們可以先來看看「逛街」究竟有哪些不同類型?又反映什麼樣的心理狀態?

哪一種逛街心聲最像你?

 上面眾多逛街的OS心聲,是不是也有那麼一兩句打中你呢?社會學者深度訪談30位都會區常見的成年女性,多半並非金字塔頂端也不是社會低層,她們的經驗能代表一般都會區大眾消費者的經驗。

 將30位女性受訪的內容整理後,發現逛街不只是逛街,而是一種自我與意義的實踐,可稱之為「我逛故我在」的重要行動!並歸類出4種逛街者的型態,藉由他們對「自我及時間」的觀念,反映出他們「自我與關係」的狀態。

 註:研究者特別提到,此研究雖以女性為主,但不代表男性不逛街,只是逛的地方不同,購買的商品也不同!由於女人大都是出入於百貨公司商業區等公共領域,能見度高,所以造成「女人愛逛街」的刻板印象,然而把百貨公司場景換成「光華商場」,男性「愛」逛的程度和女人愛逛街是一模一樣的。

各類型逛街者的「自我」與「關係」

 學者以他們口中「時間的意義」,及「逛街的方式」作為分析軸線,統整出四種逛街者類型。這四種類型,是可以「複選」的,一個人可能符合不只一種逛街者心聲。

 當你覺得不只一種符合你時,可以想想看「不同類型是不是代表著你不同狀態」,你可能跟A人或B人在一起時是不同類型心聲,也可能在工作或假期時有不同類型心聲……。

類型1|獨行俠-講求自我,追求效率

「跟別人一起去買東西很浪費時間ㄟ」

 是獨行俠很常見的心聲,對於他們而言,逛街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講求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意來,想去哪就去哪、想逛得快或慢都由自己當下感受而定。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擺脫關係、不遷就他人,追求隨心所欲、全心全意屬於自己的高效率。

類型2|從眾者-一起浪費時間,我很享受

「東看看西看看很好玩啊,有時候還能意外獲得靈感。有人說這樣是在浪費時間,可是這樣浪費時間對於我來說很重要」

 是從眾者常見的心聲,對於他們而言逛街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一起浪費時間」的過程,而非買到多麼精準的東西。享受於關係之中,一起做什麼都是浪漫和放鬆,也對於逛街的過程沒有太多預設期待,自在接受意料之外的插曲或驚喜。

類型3|賦權者-終於有我自己的時間

「我出去,那是難得我不用管別人的時間,一定要是一種全然的自我享受,不用顧及別人」

 這樣的賦權者心聲,常常發生在家庭主婦身上。總是為家庭張羅大小事的他們,只要在家,就是一會兒幫小孩、一會兒顧老公甚至長輩,對於他們而言,雖然沒有上班,但幾乎整天都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如此一來,「採買」等逛街逛市場的時間,就是難得他們離開家庭、不受關係束縛的時候,即便他們可能買的東西還是繞著家庭打轉。

類型4|精算師-精打細算,速戰速決

「我要什麼時間,會在上班或行程中間安排好,在原本的時間縫隙中完成,因為我不想要花休假來做這件事」

 對於精算師來說,逛街不是一種休閒,而是一種「待辦事項」,所以他們就像在安排省時的行程,選擇將購物安排在零碎時間中,用「精打細算」的心態面對,彷彿在完成一項戰鬥般的「任務」。對於他們而言,這是一項不屬於關係、也不屬於自我的事情,就只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

「我逛故我在」讓各種逛街者「適性發展」吧 

 人們願意把時間分配給誰?願意陪誰去逛街?顯現的是個人的社會網絡與他人親密關係的程度,以及自我看待逛街、自己、關係的價值意義。不再將逛街視為一種很閒才去做的娛樂或耍廢行為,而重新看待自己、身邊朋友或家人的「逛街類型」吧!

  • 如果是遇到「獨行俠、賦權者」,那就不要很愛黏著對方一起逛街,選擇釋放對方地自由時光吧!
  • 如果遇到「從眾者」,那就不要再跟對方說這樣很浪費時間,或許對他們而言,浪費時間也是一種必須。
  • 如果遇上「精算師」,那就不要揪對方一起逛街,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根本不是休閒!

 我逛故我在,每個人、每個狀態所需要的「逛」可能都不太一樣,當下所需的「存在意義」也不盡相同,或享受一起、或自我喘息……。打開對逛街的理解,無論是另一半還是家人,都讓彼此能逛得更符合所需!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資料
李玉瑛(2009)。「我逛,故我在」:女性逛街購物的時間觀與自我。臺灣社會學刊,43,43-91。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