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更新

男生力氣比較大,所以負責搬東西……
女生應該要溫柔細膩,要多穿裙子……
男廁女廁千篇一律的藍色、紅色標示…..
長大的過程,你也遇過這些狀況嗎?有沒有曾經納悶、懷疑過呢?去年疫情期間,也曾出現小男孩彆扭不想戴粉紅色口罩的窘境。在顏色和性別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關聯?
小黑啤 《去看戲》:顛覆「性別」與「紅藍」傳統二元性
《去看戲》故事中,主角小海是一隻時常演出布袋戲的變色龍(上圖右),卻因不小心被大家發現自己是「粉紅色」的而被嘲笑。因為在小海待的村落,長大成熟的變色龍男性必須以「紅色」出現,女性則必須以「藍色」出現。
小海今年即將成年,但他不覺得自己適合紅色,而且非常非常喜歡自己原本粉紅色的樣子。因此,要牠「勉強自己變成紅色」會讓牠很不舒服。在小黑啤(上圖左)的追問下,發現這樣的規定,原來是很久很久以前,為了感謝造橋先鋒「紅太、藍英」而立下的規矩。
為了讓大家重新思考顏色的意義,小海和小黑啤決定一起帶來一場有別以往的戲碼。牠們用全新的方式詮釋經典戲曲《大橋的故事》,也特別提到,不是只有造橋的「紅太、藍英」很有貢獻,搬石頭或做飯的「黃三、綠二」也不該被忽略。
不一樣的戲碼、不一樣的劇情走向,一開始讓觀眾都愣住了,但在沉默幾秒後也紛紛說出「其實我也……」。這才發現,原來延續多年的「傳統慣例」,肯定有當初的文化起源,但「沒人提出改變,不代表每個人贊同。而因為有這次勇敢提出改變」,今後小海和村落居民,都能用更自在忠於自己的顏色長大生活了。
那些年不自覺養成的顏色習慣、性別印象
看完《去看戲》小海與小黑啤的故事,不妨回到現實生活中想想,我們從小到大有哪些不知不覺養成的習慣?藍色紅色的制服怎麼分?誰玩機器人、誰買洋娃娃?甚至是理工科誰適合讀,誰又「應該」讀文組?英勇有力氣的警察、細心溫柔的護理師誰適合當?
上述這些問題,多數人應該都能很直覺地用「經驗」、那些我們常聽過的「語錄」,把男生、女生放進句子中;但是,若試著跳脫舊有思維,這些情境其實完全無須框限於男生或女生才適合、或才能做。

國內外研究都發現,從家長替孩子選的玩具、衣服、說故事,甚至是穿搭風格、人生職業等過程中,都潛移默化地形塑著孩子的性別氣質或性別角色印象。即使是用「你要不要多穿……看起來比較有男生的樣子」、「你可以跟那個鄰居姊姊一樣當老師不像警察那麼危險……」此類間接誘導的方式,都會影響孩子對於性別「應該」長什麼樣子的思維框架。
因此,從小營造安全的溝通氛圍、開明權威的教養風格、依據年齡選擇「談心談性」重點是親子可以從小養成的好習慣。別忘了,理解過去舊習的文化緣由,但也勇敢嘗試改變,聆聽自己、孩子內心聲音,「做自在的自己」是每個人生,無論性別都相當重要的事。
用親子共讀了解孩子想什麼?4F技巧創造讀後話題
以《去看戲》為例,透過4F問題討論,了解孩子的想法,不只創造親子之間精心的聊天時刻,也協助孩子更深刻的瞭解故事、從中學習生活智慧。
Fact 我讀到什麼 | 回顧繪本故事內容的相關問題 | 故事一開始,小海被發現是粉紅色的時候,他的感覺是什麼?多年來,鎮長規定成年的男、女變色龍分別是什麼顏色?為什麼?故事尾聲,小海做了什麼,讓多年來的規定取消了? |
Feeling 我覺得如何 | 對於故事的情節,詢問感受 | 故事一開始,小海被發現是粉紅色的時候,他的感覺是什麼?那如果你是小海,你被發現是粉紅色時有什麼感覺? |
Finding 我的發現 | 透過故事情節,了解自己情節的發現、或看法 | 故事一開始,粉紅色被視為還沒長大的顏色,你覺得是這樣嗎?你會怎麼形容粉紅色?你最喜歡什麼顏色?為什麼? |
Future 我將來可以 | 思考故事情節若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有什麼想法 | 如果有個人跟你說,男生只能用藍色的東西;女生就是要用紅色的東西,你的想法是什麼?會怎麼回應他?如果你有一個男同學跟你說他最喜歡玩扮家家酒、玩洋娃娃;有一個女同學說長大之後要當警察,你的想法是什麼?會怎麼回應他? |
其實,顏色沒有性別!無論是粉紅色,還是紅色、藍色、綠色、黃色…..都不是特定性別的顏色;喜歡的玩具、喜歡的科目、想做的工作……也都是沒有性別的!在這場鬆動性別刻板印象,擁抱多元性別氣質的人生戲曲裡,每個人都是改寫劇本的主角。
勇敢發聲,從讓自己、讓孩子做自己開始,讓每個顏色、每個性別都能自在做自己!

有聲繪本| 臺灣吧《小黑啤去看戲》雲林篇×布袋戲×認識多元特質-小黑啤玩臺灣 EP02
相關延伸|臺灣吧《去看戲》配搭桌遊「戲偶一條龍」
雞湯來了X臺灣吧共同合作,從家庭開始翻轉性別氣質。
美術製圖與繪本素材由臺灣吧製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