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成年初顯期的情感關卡,我們準備好了嗎?談關係中的情緒界限

2022-08-03更新

  「你可以不要再管我了嗎?我的人生我自己決定!」

    我們是不是也曾經這樣過呢?承受著未來不確定性的壓力,渴望被認同、肯定和信任,但家人的關心也可能在無形中帶來壓力或傷害,成為「成熟大人」的路上,似乎經常在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中拔河。 

    也許,我們都只是期待聽見一聲:

「你已經長大了,我尊重並且相信你的決定!」 

    家庭往往是我們最親近,卻也有所牽絆的存在,如何在這場拔河中取得平衡,得先對自己以及關係中的情緒界限,有更多的認識與覺察!

「從家庭到獨立」的單程列車

    當我們離開青少年階段的依賴,卻還沒準備好承擔成年期的責任感,這段過渡期便是學者Arnett於2000年提出的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

    對成年初顯期的人來說,身處成年與青少年間的夾縫,是一段徬徨卻獨特的旅程。我們逐漸脫離對原生家庭的情感依附,但如果「脫離」原生家庭的過程不是那麼順利,將可能引發憂鬱傾向。(延伸閱讀:【疑婚時代】為何對結婚感到困惑?「晚」轉大人遇上的婚戀挑戰) 

    根據學者Bowen的家庭系統理論,「脫離」原生家庭的過程稱為「自我分化」。意思是開始發展獨立的自我,有能力在關係中拿捏適當的情緒界限,也就是能區別「自己的感覺、想法」與「他人的感覺、想法」是不一樣的,給予彼此足夠的心理空間,以維持舒服自在的互動狀態。

    在一個分化良好的家庭中,每個人都不需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壓抑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相互尊重的同時,也保有各自的獨立性。 

    但若是分化不佳的家庭,當孩子欲獨立的時候,會傾向順應家人期待而選擇壓抑自己或者反抗家人的期望,容易受到家人情緒的影響,比較難依循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樣一來,便很容易造成信念、價值觀的混亂。

我們與家人的距離—關係中的情緒界限

    自我分化的程度在成年初顯期已大致確定,根據關係中情緒界限的清楚或模糊,有截然不同的樣貌。「自我分化」除了持續展現在家人互動關係中,也可能影響人際、親密關係的建立。

    為了讓我們更了解不同自我分化程度的樣貌,Bowen將其劃分為「低度分化」、「中度分化」、「均衡穩定」、「成熟智者」四個等級:

低度分化|極度缺乏安全感,渴望依賴

   長期處於家庭的情緒壓力中,思緒通常放在「我們」的關係上,在意家人對自己的看法與期待,面對衝突通常採取固著的慣性反應,像是退縮、忍讓、僵持。

中度分化|關係中尋求認可 or 缺乏同理的情緒絕緣體

    在家人關係之外無法擁有完整的自己,以「在關係中找尋自己的定位和價值」作為生活重心。

    經常需要在關係中尋求支持,容易因他人的讚賞或批評使得心情像坐雲霄飛車般起伏;也可能因為經歷過矛盾、捉摸不定的家庭情緒氛圍,而對情緒採取不碰觸、不感受的態度。

均衡穩定|相「伴」不相「絆」

    在家人關係之外能擁有完整的自己,即使家人對自己有所期待,也能在考量共同利益後,做出雙贏(win-win)的選擇,在關係中是相互尊重且擁有各自空間的。

成熟智者|關係中自在且彈性的最高境界

    在關係中能更彈性的思考,理解衝突只是反映情緒的矛盾。

    能享受關係、依賴對方,同時對家人間的差異有很高的容忍度,對彼此的期待是恰當且務實的,不會要求對方改變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延伸閱讀:關係界限:我們的關係,怎樣距離剛剛好?

守護情緒堡壘,成為更好的自己

    正因家人間的情緒容易相互影響,掌握情緒界限「自我分化」的技能可以幫助我們有更好的調適。

|了解家庭的情緒互動模式

    互動是有「跡」可循的,想像自己是社會學家,觀察家庭互動的重複性,了解是什麼樣的互動方式,讓家人關係趨向失衡。

    當我們試圖以「跳脫」的角度觀看,或許能看見每個情緒反應背後,可能是過往經驗累積而來的慣性。

|改變,從覺察自己的情緒開始

    當我們與家人互動不愉快時,先想辦法避免習慣性的衝動回應,可以試著深呼吸、在心中倒數五秒鐘,讓自己的情緒平穩。

    此時可仔細觀看自己內心的感受,想想自己的情緒是如何被觸發?過去也曾發生過嗎?自己的情緒反映是否陷入迴圈?這樣的練習能讓我們緩和當下情緒,也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

 |情緒中立,尋找可行的作為

    當我們有意識的感覺、消化自己的情緒後,能有更建設性的言語和情緒反應,做到單純傾聽、不攻擊、不自我防衛、維持情緒平穩中立,以具體行動改善自己與家人的關係。

    所謂成熟的大人,是不輕易受情緒主宰的自己。即使是一家人,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所連結卻不彼此牽絆!

延伸閱讀:

雙贏溝通(上)「三明治說話術」把話好好說,對方順耳聽

我家有刺蝟!好難溝通怎麼辦?-薩提爾的溝通練習1/2

文/雞湯來了特派員陳映羽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張芷晴、榮淑媚
製圖/雞湯來了特派員黃子芸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資料
邱淑惠(2019)。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Bowen家庭系統論與案例詮釋。台北市:商周。
Arnett, J. J. (2007). Emerging adulthood: What is it, and what is it good for?.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1(2), 68-73.
Berry, D. (20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emerging adulthood- Theory generation.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27(1), 53-69.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