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越親近說話越毒舌?避免不知不覺的暴力!《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線上讀書會

「當暴力從心中消除時,我們自然就對他人懷抱善意

,形式簡單,卻可以造成很大的改變。」-甘地

 雞湯來了於2023年1月12日舉辦第11場線上讀書會,特別邀請說書人榮淑媚、林湘綺分享讀後心得感想,帶領現場夥伴瞭解《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一書精華,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舉例,將書中知識與生活實例結合。透過此次讀書會和大家一同在過年前夕,重新檢視自我的內在需求,找到符合自己家庭的非暴力溝通之道。

 讀書會開始前,說書人湘綺邀請成員思考「你認為另一半『應該』要做什麼,才是個好伴侶?」藉此引導大家在非暴力溝通前,先覺察自己需求是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於伴侶應該的作為想像是不一樣的,源自於我們擁有不同的原生家庭、不同的求學經歷以及不同的人際相處歷程。

 最後帶領現場夥伴反思在表達需求時,對方是否能接受到說話者的善意?我們又該如何將自己的需要好好表達出來?是學會運用非暴力溝通的重要課題。

隱藏版的暴力|四類有害關係的溝通方式

「你不想聽可以不要聽阿!」
「你要是都這樣不收拾,那這個家的事你以後都不要管!」
「我哪有!你一直碎碎念很煩耶!」

——常見暴力溝通情境

 讀書會一開始,先討論什麼是「非暴力的力量」?說書人林湘綺提到,改變關係最快的方式其實是改變自己,不一昧要求他人改變,而是先將自己內心的暴力消除,當我們溫柔對待自己時就如同一顆齒輪,可以間接帶動周遭的人讓關係一起變得更好。因此,改變表達與聆聽的方式以及有意識的做出回應是尤為重要的,我們可以去學習以嶄新的眼光看待人際關係。

「學會與需要連結,就可以在愛裡溝通。」 

 家庭日常的溝通中暗藏許多「暴力」的地雷,如同「關係」的殺手,在不知不覺中破壞彼此的關係。說書人湘綺整理書中四類暴力的溝通方式,如下舉例:

常見暴力的溝通四種方式

①|道德判斷類:
「你太敏感了吧,小題大作。」「你做事太粗心了,沒有條理。」

②|推卸責任類:
「因為出生在這種家,所以我無法成功。」「我不得不答應去接我女朋友下班。」

③|比較類:
「人家的男朋友比較貼心。」「我的工作成就比不上他。」

④|要求類:
「去拿外送,不然我就不理你。」「幫我把碗洗一洗,不然就不准看電視。」

 透過練習瞭解「非暴力溝通」,可以助於我們與他人溝通。因此當我們願意開始學習轉換言語的方式時,有助於減少在與人溝通時產生的衝突與矛盾。

有益生命的請求|四道提出請求的溝通步驟

 非暴力溝通含四項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同理自己、同理他人,感受每個訊息背後的需要。

 在了解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後,該如何提出有益生命的請求?說書人淑媚綜合整理書中觀點分享,意即「正向語言」,使用正向的語言請求他人採取行動。正向的語言不是說好話,而是採用「肯定的語氣」表達、提議可以做些什麼,而非要求不做什麼;如此一來,便能創造不同於指責、批評等負向語言,可能會讓對方產生理解不同以及抗拒的心理。

非暴力溝通的四步驟

①|具體提出請求:具體的說出自己或對方的需要或感受。
②|請對方重述:避免因溝通情境不同產生理解上的不同。
③|詢問對方想法:你是怎麼想的…、請你告訴我…、希望你跟我分享…。
④|接受對方反應:不因對方拒絕,而產生情緒。

 因此如果使用非暴力溝通後,因對方不領情,我們採取憤怒、責備的回饋,這時就並非「請求」,而是經過包裝的「要求」,這是我們必須去練習的溝通課題。每當我們全心全意的覺察他人或自身的需要自然就不會有怒氣與暴力。

 綜合書中精華與說書人統整,我們在練習非暴力溝通時,可以試著告訴自己慢慢來是可以接受的,充分的給予時間關照自己的感受與需求,認清對方並不需要為我們的生氣而負責,當我們嘗試建立連結,問題自然就能解決了。

讀書會成員回饋

A成員:「很多像舉例都戳中我過去所發生的真實情況,真的很慶幸自己有參與到這次的讀書會,
學到了好多方法,會好好去嘗試的!」

B成員:「聽與說的舉例讓人印象深刻,來上課有收穫。」

C成員:「非常非常喜歡雞湯的讀書會~對這本書蠻有興趣的~」

為什麼我們容易對親近的人口出惡言?——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線上讀書會

更多讀書會內容|最新一場讀書會開跑報名這邊請 

已錯過的讀書會|沒關係歡迎購買影片無限回放 

文/雞湯來了特派員李哲墉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榮淑媚
製圖/雞湯來了特派員李哲墉、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