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勇氣只能請梁靜茹給你嗎?(麻煩請點播一首梁靜茹-勇氣…笑:)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因為過往的創傷或經驗,造就了現在的自己,又或者缺乏一個勇氣與理由,總是待在舒適圈中。雞湯來了第12場讀書會舉辦於4月19日,說書人由企劃總監榮淑媚、研發總監蔡季葦擔任,透過《被討厭的勇氣》系列兩本書,與線上的雞湯塊們討論阿德勒的思想地圖。
本次讀書會由經典環節文字雲開場,串以書中的哲學家與學生間的對話,加上大家豐富的討論與生活經驗分享,共同朝著改變的自我邁步。
上半場|面對未知讓人害怕 課題分離自己做決定
說書人淑媚在一開始便向大家釐清:「創傷是不存在的!」由於自我的形成並非過去經驗累積形塑而成,而是由「現在」的「我」做出的「決定」。當我們檢視新年新希望的目標達成度時,可能會發現:沒達成的事情可能是自己選擇的,無法預測改變的結果而選擇待在舒適圈。
|課題分離|
所有人際關係的紛爭都是因為踩進了他人的課題,或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
例如:過年時,面對親戚問起結婚後生子的相關問題,彼此可能因為價值觀的不同而引發衝突。其實,選擇是否生孩子是自己的課題,與親戚無關;而親戚的想法也是他的課題,自己無須干涉。
因此,無論是在受歡迎的人生,或是被討厭的人生當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課題與目標需要解決,學會找到改變的目的,為了自我成長與關注心之所向,而不是為了迎合他人期待,或是想讓自己成為可愛的人,而做著違背心意或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只要轉換自己的思考模式,學會接納自我,才能真正達到課題分離。
所謂自由,並非刻意成為令人討厭的人,而是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眼光,讓自己綁手綁腳。
-說書人淑媚分享
改變的勇氣五步驟 人人都能拾獲真自我
在活出自我的勇氣之前,說書人淑媚認為展現勇氣前,需要了解勇氣的五個步驟:
|Step1釐清問題根源
所有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因為我們都習慣與他人比較。
|Step2把大家當「夥伴」
不和任何人競爭,凡是只要跟自己比,只要持續向前就行了。
|Step3弄清楚誰該「承擔」
將自己的課題管理好,不輕易受到他人的言語或行動而影響。
|Step4實踐人生任務
透過學習接納自我、信任他人、貢獻他人,逐漸達成自我意識。
|Step5認真活在當下
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我們只需要專注的實現目標。
活出自我的關鍵並非是想要被他人討厭,而是為了避免自己因為他人的評價,而改變自己對於目標的想法或決定。我們只需要專注聚焦在想達成改變的目的,每個人都能夠慢慢的實現自我。
下半場|主動獲取歸屬感 成為一位自立的人
下半場由說書人季葦,將書中學生所提到的教育現場問題作為分享主軸,帶出「教育的本質是否就是介入了學生的課題?」其實,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確認什麼事情是要知道的,對於教育者來說,教育並非是「介入」,而是朝向自立發展的「協助」。
那麼,自立又應該是如何呢?
「不必凡事都依賴別人,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可以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接受自己的選擇。」-線上民眾分享
說書人季葦引用書中的觀點提出:「尊敬,才是學生應該對於教育者的角色詮釋,也是『了解他人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能力。」當學生/孩子達成自立時,能藉由教育者的鼓勵而獲得勇氣,並非依靠他人稱讚所帶來的競爭而出現的敵我關係。
讓自己幸福的關鍵 切換人生主詞
愛,是「我們」共同完成的課題。
-書中觀點
在讀書會的尾聲,說書人季葦提到:有時候「變得安逸舒適」並不代表是「變得幸福」,面對人生重大的抉擇,想要擁有幸福的人生,要學會將「我」捨棄。獲得幸福的勇氣前提是選擇決定去愛,投入時間、成本來建立彼此的關係,因為所有的喜悅也是源自於人際關係。
|報導後記|
很多時候,我們期待藉由各種方式來探索自我,而在過程中有可能讓自己越來越迷失,越來越不懂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特別是從過去的求學生涯到現在,我們總是透過考試分數來決定自己的未來與志向,到了大學,才有機會真正的探索與規劃未來的發展。有時候我總是習慣問自己:如果當初做了另一個決定,現在我會在哪裡?我是不是就會更加不一樣了?
不過,如今我認為,對於未來的不確定那又如何!有時候學習聆聽心中的聲音,釐清什麼是自己真正想達成的目標,做好當下需要完成的任務,關注自我的心之所向,活出真正的自己。因為在做出決定的當下與回想努力的過程時,可能會發現「結果的好壞並非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