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好表現,才值得被肯定!《正向聚焦》線上讀書會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我們過於專注在問題,反而忽略孩子本身。雞湯來了在8月16日舉辦線上讀書會,由雞湯來了張芸慈擔任說書人,透過《正向聚焦》書本精華以及實作技巧,與讀書會成員共同討論子女的教養議題。原來,正向聚焦孩子的行為、給予鼓勵和適度的自主空間,孩子自然能找到方法往正向健康的人生發展!

 正式進入導讀前,說書人邀請大家思考「現在生活中,覺得小孩有什麼不當行為,最困擾著自己?」或「如果有小孩的話,最擔心他們會有什麼行為?」活動成員回應熱絡,大致可整理為以下幾項:

口 在外面四處跑
口 嘗試危害個人安全的行動
口 愛吃甜食、零食,正餐都不吃
口 情緒崩潰時會不分場合大叫
口 叛逆、頂撞、不好溝通

 但,回想小時候,同年齡段的我們也曾做過這些「不當」行為嗎?孩子又為什麼會有上述行為?

上半場|不當行為讓教養卡關?何謂「不當」?  

 從人一生的發展階段來看,不同時期所面臨的議題和任務也不同,而學齡前兒童至青少年(4歲至18歲)是親子議題最多的區段。

 說書人芸慈分析,成長過程中,4歲以前的小朋友較著重生理、認知的發展,但4歲之後,當孩子開始擁有較多個人意識和想法、需要更多對人生的主控權,親子的相處模式也隨之改變。例如本來親子關係很好,但卻開始會吵架、冷戰,孩子突然變得不愛說話、喜歡獨處等。

 面對子女突然的行為轉變,照顧者會感到緊張、擔憂。然而,當子女陷入負面情緒或發生偏差行為,家長們帶著焦慮或憤怒去應對時,孩子也會因此會感到自責、愧疚,甚至叛逆或唱反調,讓教養「卡關」。

「或許孩子只是表現得『符合年齡』,而不是不當行為。」
「不當行為=欠缺不當知識、意識或技巧」

—說書人芸慈分享

 其實,孩子可能也是「第一次」處理這些議題、不知道如何妥善應對。因此,試著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用溫暖正向的力量接住孩子的無措,共同討論如何調適,可以幫助孩子更順利地面對人生挑戰。

不責罵也能讓孩子改變!正向引導三步驟

 如何與孩子討論調適方法?說書人芸慈結合書中精華,與成員們分享正向引導的三步驟。

 「聆聽」讓孩子感覺被同理,使對話中的兩人產生連結感,也使他們了解情緒並釐清需求,以表達自己的想法。

 然而,說書人提醒「聆聽」是為了理解,而不是回應。因此秉持「我想了解你」,而不是「我要幫你解決問題」的態度是重要的。

 下一步,我們可以想想看自己要說什麼。從客觀事件開始,回想自己在事件當下的情緒、腦海中的想法,更進一步覺察自己真實的需求、所擁有的選擇。

 試著用「我訊息」,先描述具體事件,再說明針對事件的情緒感受並提出期望的調整方式,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跳脫「對」與「不對」的對立面,讓孩子也有提出想法的機會,共同討論在某個情境下能如何達到目標。

 例如:有什麼是我能幫助你的?我們一起想想怎麼做會更好,好嗎?

 善用表達、溝通、協商三步驟,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調適行為,而日常中以正向聚焦開啟的小小改變,不僅促進關係品質,也是培養孩子擁有內在動力、有勇氣改變的關鍵。

下半場|用鼓勵培養孩子正向成長的內在力量

「你好棒喔!」
B:「這陣子你很努力準備,替你開心有相應成果!」
「A和B,哪一句是讚美,哪一句是鼓勵呢?」

 活動下半場,說書人芸慈結合「神劇情+爛結尾」、「劇情普+神結尾」的追劇方式,說明讚美與鼓勵的差異,帶領成員反思自己表達肯定的方式,以及對他人的影響。

 當我們使用「讚美」,對聽者來說是自己的「成果或成就」被肯定,雖會短暫驅使他們追求目標,但遇到困境時較容易放棄。而「鼓勵」,則是對對方過程中「付出的努力」給予肯定,幫助對方發展內在動機,願意主動追尋理想且更有勇氣接受挑戰。

 「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是否明確、具體描述哪裡做得『好』」,鼓勵不只是單純的正向評價,還描述事實與評價的關聯,尤其當我們能夠說出對方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時,也是在向對方表達深深的同理,讓對方感到被關心、被支持。

 有時候,孩子想被看見的是「自己的用盡全力」。因此,試著關注那些做得好的時刻,並在回饋時精

準指出好或不好的原因,培養孩子發自內心的動力去追求目標,成為有自信、能適切看待自己的人。

「正向聚焦」的關鍵:用真誠表達理解

「正向聚焦就是更細緻的看待一個人。
就像我們細細品嘗一碗雞湯一樣,
有人提到香氣、色澤、用心程度…需要放慢步調觀察。」
—說書人芸慈分享

 讀書會的尾聲,說書人芸慈連結書中觀點總結「正向聚焦」的關鍵:無論是正向引導還是鼓勵,不能只單純用技巧,而是需要真心誠意!真心相信行為並非一成不變、從己開啟改變的第一步,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靠近。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