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剛到美國什麼都聽不懂」用共讀「故事」創造情境式英文學習:專訪Casey English創辦人Casey老師 #麻辣鍋老師

 走進Casey English教室,繽紛的牆上擺著滿滿的英文繪本、讀本,迎面而來是Casey爽朗親切的招呼,一句朝氣蓬勃的「Good Morning」,彷彿瞬間進入幼兒故事時間的招牌開場,回應著「Good Morning, Casey」的瞬間,才發現自己好像已經準備好要聽Casey說故事了!

 從事英文教學超過20年的Casey,坦言小時候曾覺得學英文很痛苦,但也在最痛苦的時刻體會到「故事」能帶來完全不一樣的學習感受。隨著推廣兒童閱讀超過30年的三之三拓展兒童英文學習,Casey看見孩子們閃閃發亮的眼神,也聽見家長們口耳相傳的好評,成立Casey English品牌,拋開典型英文教材,用繪本/讀本創造「故事」的學習魔法,打造親師生共好的英文學習場域。

小學經歷「什麼都聽不懂」的痛苦,聽故事是唯一能夠參與的時光

 現在流利變換聲音、語調、表情,演繹英文故事的Casey,聊到小時候自身的學習經驗,坦言大約小一的時候突然到美國唸書,直到小六回台。當時沒學過英文的她,小學期間在國外什麼都聽不懂,她皺著眉,坦言「剛去的時候連ABC都不會,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字我都只能死記硬背,真的很痛苦」。

 Casey聊到這段語調輕盈了起來,彷彿當時故事魔力的種子早已悄悄在Casey心中種下。

 沒有典型留美後英文超強的翻身故事,Casey自認沒有因為曾到國外而英文突飛猛進變厲害,但在回台唸國高中的時期,或許經歷過較多英文聽說的環境,在語感和發音上自然比較有自信,也因而相較數學等其他科目,有自信就更願意主動多學一些,甚至國一到高三都成了英文小老師。

 Casey認為小時候「喜歡」比「學會」更重要,因為喜歡自然而然就會主動多學一點,創造主動樂於學習的正向循環。而喜歡的前提,需要先創造「自信、快樂」的學習經驗,在小時候發音還沒定形、語音敏感度較高的時候,用多元的故事創造學習樂趣,用親師生共創的舞台找到孩子發揮的空間。

兒子天生不愛學英文,卻在共讀故事的環境下找到語感

Casey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談及和自己孩子共讀的時光,Casey坦言女兒比較「好餵」,兒子彷彿天生聽到要學英文就會逃走!但特別的是,Casey發現當自己在跟女兒說英文故事的時候,兒子也會默默靠近「偷聽」。

久而久之,兒子即使不太願意「直接認真」學英文,但聽多了英文故事,自然也有了語感。Casey分享自己有次擔心兒子英文考試的表現,兒子卻信誓旦旦説:「考試有什麼難的,選『聽起來對』的就好啦!」

無論是自家孩子,還是英文共讀班的孩子,Casey語調變得溫柔,說到:

Casey提到教室裡會有過動的、害羞的、一開始暖身律動可能默默在一旁不參與的……各式各樣學習狀況的孩子,但開始講故事以後,發現每個人都在狀況內,甚至剛剛躲在角落的孩子會默默自己把椅子往前拉。

拋開典型教材!多年英文教學經驗底蘊,加上新的「故事」魔法

 Casey曾在連鎖英文補習班從業10年,後期投入幼兒繪本共讀教學10多年,超過20年的英文教學,經歷過傳統教材的模式。Casey在前期教學經驗中,看見許多孩子越長大越不喜歡學習英文,懷疑為什麼要在學校和補習班學習一樣的內容,轉而投入研發設計故事情境式學習。

 Casey突然帶點自豪的語氣說:「我們不用教材!」接著補充到,教材不再是過去課本、填空學習單、考試等教材,而是讓孩子拿起「繪本、分級讀本」就是教材!

 Casey坦言用繪本故事教學真的比較需要花功夫,確保孩子們不僅有參與其中,並且真的有學到東西。

和孩子共讀故事就像麻辣鍋有料多變,創造親師生共同有感的學習體驗

 英文繪本教學一路走來超過10年,聊到若用一種食物形容自己會是什麼?Casey想了又想,笑說自己愛吃辣,或許像麻辣鍋一樣可以讓教學有很多種不同的「料」,組合出不同的「體驗」。

 回憶幼兒班一開始只有兩個人,到現在場場爆滿,從沒有刻意下廣告或發傳單,靠口耳相傳。Casey看著許多孩子從兩歲多到國小、國中的成長與改變,聽見許多家長不約而同的回饋「在這裡感受到孩子是快樂的,有自信、安全的」、「看見孩子對英文態度的改變」、「孩子們下課回家,還會自動打開繪本唸給家人、弟弟妹妹聽,去書店會主動翻英文的書」,讓家長驚喜,也讓Casey相當感動!

 Casey也提到,希望整個學習過程家長也一起參與,看見孩子的學習歷程與改變,因此會設計老師與家長雙向溝通的管道,由Casey English的老師和家長分別拍攝孩子唸繪本等學習狀況,保持彼此訊息同步,也創造家長陪伴孩子共讀故事與學習的機會。

 英文對Casey而言曾經有如「天書」,然而她看見「故事」之於自己、之於孩子,如何經由沉浸其中而有了不同的體驗,創造孩子快樂自信的學習起點,也創造親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旅程。

 有了自主學更多的動機,就不會直接害怕或想逃走,自然也就能留在孩子們的生活,甚至未來的生命中。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