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無法脫離家庭影響?—透過自我覺察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2022-07-20更新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自由戀愛發芽於民國初年,正當新潮思想衝擊傳統媒妁之言時,那些追求自由者也在新、舊戀愛觀中載浮載沉,甚而背負「背叛者」的罵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是出自中國第一位離婚男人—徐志摩所言,字字堅定傾訴著他對自由戀愛的嚮往。然而,時隔一個世紀,現在的人們真的戀愛自由了嗎?

 或許,並沒有。我們也許交友比過往無遠弗屆,但背後卻有隻無形的手操控著我們「可以與誰相遇」。那隻手正是「家庭」,它決定我們住哪、學校讀哪、甚至影響我們的思維模式。

是什麼讓我遇見這樣的你?家庭的決定性!

 你可想過茫茫人海中,是什麼促成了彼此的相遇?張愛玲曾言:「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這樣的剛好時分,其實是社會漏斗篩選的結果。

 家庭位在哪,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圈;學校讀哪間,影響了我們的交友圈;工作做什麼,鍵結了我們的社交圈。每一圈都不斷幫我們篩選過濾出與我們相似的人。舉凡:學歷相同、價值相近、社會地位相當等。而這一連串篩選過濾的過程,我們稱之「社會漏斗」。

 你也許會納悶,家庭與學校怎會與工作搭上邊?《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研究中直指,臺大生幾乎一半(49.97%)來自原臺北縣、市,其中又以臺北市大安區考上臺大的機率最高。

 因此,「房子買對地方,孩子就先贏好幾步」還真有幾分依據。此外,大家堅信「讀好學校能有好工作」的道理,也說明了家庭影響我們讀哪、做什麼工作,也某部份決定著我們會與誰相遇、可能與誰成為伴侶。

我是如何活成這個我?家庭決定我們是否相信愛情 

 「你相信愛情嗎?」,答案可能代表著自己對愛情的渴望與恐懼。多數人學習如何愛人的第一步,都是透過觀察爸媽的相處,慢慢養成我們對愛情的態度。

 「相愛就一定要結婚嗎?」我們對婚姻的想法也可能受到家庭影響。有些人明明很愛對方,一談到婚姻卻像變了個人,避不相見、閉口不談、能閃則閃消極處理。究竟為什麼逃跑?很可能源於過往對家長婚姻關係的觀察。

 根據中研院長期追蹤一群青少年的研究顯示,「父母離婚時間點、父母婚姻關係及親子關係」皆會影響孩子投入親密關係的渴望。不過,孩子可以選擇要「斷掉」還是「延續」影響。

 |想「斷掉」家庭腳本,強烈渴望愛情

 有一群人,可能急於翻轉爸媽的腳本,越發渴望愛情或婚姻。可能因為孩子在兒童期經歷父母離婚,對親密關係有較多的渴望,故而較願意投入愛情。此外,若是親子衝突較高者,孩子可能會有儘早離開原生家庭、自己建立家庭的打算,故而有早婚的現象。

|「延續」了上一代劇本,害怕踏入關係

 也有一群人,可能害怕爸媽的劇本重演在自己身上,越不渴望愛情或婚姻。父母若經常衝突,或孩子在青春期經歷父母離婚,可能因目睹負面親密關係的經驗,導致對結婚的期待較低。

 延伸閱讀:七年級生早婚或晚婚的原因是?中研院社會所研究發現:父母離婚時間點是關鍵因素之一

自我覺察:活出在愛情中自己喜歡的樣子

 家庭影響了我們與哪些人相遇、也影響了我們對愛情的態度。「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衝突高的父母關係可能讓我們對愛情感到惴惴不安。但,我們難道不能破繭重生嗎?或許,機會是有的,只是可能會有點辛苦;但為了更幸福的生活,努力會值回票價的。

 透過自我覺察,可以幫助我們有意識地發現自己在愛情裡的一言一行背後的意義,並且理性地分析對於自己對於愛情既有的態度,究竟要「斷掉」還是「延續」,怎樣做才能創造自己喜歡的關係樣貌。

 自我覺察,是清楚意識到自己的心理狀態及行為表現。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意指曾子在每天睡前都會花時間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此與自己對話的習慣也可適用在愛情狀態中的自己。時時觀察自己在愛情中的情緒反應和行為舉止,省思是否是自己喜歡的樣子,若想改變不喜歡的部分,可以先追本溯源情緒和行為,再來理性思考接下來可以如何調整。

「除了喜歡自己,更要喜歡在愛情裡的自己。」

 在愛情裡,也許受到家庭的潛移默化,使我們不自覺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這時就要透過自我覺察發覺原因、重新定位,找回喜歡的自己。這樣的洞察與改變有時是極具挑戰的,不妨把煩惱試著告訴另一半,借助兩人之力,為愛克服過往慣性,跳脫那無形的手,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相關推薦:我的愛情依附類型為何受家庭影響?又如何跳脫「家」鎖?

文/雞湯來了特約作者林玥妤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張芷晴
製圖/雞湯來了蕭子喬、張芷晴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資料
駱明慶(2018)。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46(1),47-95。doi:10.6277/TER.201803_46(1).0002
劉韋佐。七年級生,你是如何「轉大人」的?從家庭脈絡看臺灣青少年的成長歷程。研之有物。取自https://research.sinica.edu.tw/teenagers-typ-youth-project-family/
分享此文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