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這口灶:《有你,更能做自己》婚姻的窯要不斷的燒,加溫燒出幸福

2022-08-02更新

「人家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你確定要結婚嗎?」
「結婚後,不但沒有戀愛時的甜蜜,反而多了些爭執」

    結婚,對許多人來說,是重要的承諾,是關係的終極目標。原本陌生的兩個人,從相識、相戀、相愛,到步入禮堂、進入婚姻。看似圓滿的幸福,開始婚姻生活後才發現,原來婚姻中的「眉角」這麼多;原來婚姻,需要學習。

   以上的情境,可能會產生矛盾跟落差,內心可能有好多個為什麼,因此,可以先問問自己:「什麼是讓婚姻生活不會越來越平淡的重要元素?」作者鄧惠文醫師透過此書分享個案案例與生活化的實用秘訣,覺察婚姻的「眉角」,釐清伴侶想法,進而打造合適「雙方」的婚姻生活。

  此書《有你,更能做自己》描寫婚姻生活的不同階段,從兩個人的觀點出發,再進入到育兒階段,最後擴大到兩個家庭。書中詳細的描寫帶領讀者了解:原來婚姻這檔事,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

四大推薦看點

看點1:譬喻生動,內容實用性高

    如同作者在第12頁寫到「經營婚姻就像吃鴛鴦鍋,一鍋紅湯和一鍋白湯之間,需要隔著一道板;若沒有這個隔板,雙方都不再是自己,而原本的吸引力也會消失。」作者在書中多處使用生活化例子,協助讀者理解婚姻中的各段關係。

    書中亦提供許多可操作的練習,協助夫妻釐清並嘗試運用書中方法解決問題,比如其中一個案例:夫妻間因「薪水」發生爭執,雙方各說各話,作者透過問句引導,協助雙方覺察反思,進而解決衝突。

看點2:觀點多元,兼具不同性別視角

    「你知道老公/老婆的心裡在想什麼嗎?」「他/她說的這句話,代表什麼意思?」此書蘊含兩方觀點,在讀者了解自己的同時,也了解身旁伴侶的心。

    有別於一般書籍從單一性別之角度切入(例如:3招女人必學的婚姻必勝兵法、幸福婚姻的必勝法則…等相關書籍),作者從「男女雙方」觀點出發,在「當了媽媽的女人」和「做了老公的男人」兩個章節中,從兩個不同的立場,剖析男女對於婚姻以及幸福的差異與觀點。

看點3:簡單小結,醫師的處方籤

    此書在每個章節的最後,作者鄧惠文醫師都會附上「醫師的處方籤」,統整章節內容,協助讀者再次回憶、加深印象。透過醫師的處方籤,在簡短篇幅中呈現精華重點,適合生活忙碌讀者快速掌握重點。

看點4:書可以作為關係寶庫,找到幸福秘訣

    書中「歡喜一家子」章節中提到,面對姻親借錢這經濟關係難題時,作者提出三個方法協助面對窘境,其實,這並不局限於經濟層面,也能擴大轉化成婚姻關係層面,透過作者提供的三個方法,經營幸福婚姻生活:

|方法一:打破黏踢踢,設定好界線

    每人都有自己的課題需要面對,夫妻間應該要「親密又獨立」,不管是在生活、財產…等議題,過度「黏」在一起反而會壓得對方喘不過氣,透過溝通協調彼此的界線,留給彼此與自己對話的空間,在適度的範圍裡讓對方去嘗試。

|方法二:換個角度思考,理解對方

    婚姻生活中發生衝突時,一昧說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會導致關係出現裂痕。因此,可以先停下來、舒緩情緒,試著同理對方的想法,在用對方的角度,說出自己的想法。

|方法三:我當你的神隊友,相互扶持

    當伴侶需要協助或是低落時,陪伴在對方身旁、給予支持,用行動證明,讓彼此的「心」同在一起。

從愛情墳墓到婚姻寶庫

    婚姻與愛情兩者本質不同,所追求的內容也不一樣,或許,許多人會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是美好關係的終點。但作者從另一個觀點出發,透過覺察情緒、理解背後的真實需求,轉個彎會發現:婚姻也許不是愛情的墳墓,而可以是安全感、穩定情緒的寶庫。

    經營婚姻沒有一套標準流程,沒有人天生就會當伴侶,我們都是進入關係後才開始學習。透過選擇一本好書,有著研究理論基礎、豐富個案案例分析、可實際操作的練習,拉近與伴侶間的距離,共創幸福婚姻生活。

文/雞湯來了實習生黃靖云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實習生羅仕翔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