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5更新
「保護自己」是兒少常見的宣導議題,也是每個人從小到大、終其一生都會遇到的課題。然而,「保護自己」卻很容易因為過於抽象、界線判定複雜、或不知道該從何做起,漸漸淪為口號。小黑啤《迎成年》用故事帶我們從「覺察自己身體感受、適當表達發聲、保有嘗試彈性」三個環節出發,讓保護自己、身體自主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可以操作的行動!

小黑啤《迎成年》:學習向不舒服的身體觸碰說「不」!
因為一場意外,小黑啤來到了黃鼠狼部落,來到部落後認識了小布,也和大家一起參加慶典。然而,參加完慶典之後小布卻和小黑啤分享,自己想要逃離隔天的梳毛成年禮,原因是自己不喜歡被觸碰的感覺。

於是,小布以帶著小黑啤離開部落為由,逃開了梳毛慶典,但當他們來到了森林步道,準備要把小黑啤送回家的同時,卻發生了小插曲。小布和小黑啤旁邊來了許多動物圍觀,這些動物覺得小布很可愛,於是把小布圍在一起,想要摸一摸小布的身體。小布本想逃離被摸的慶典,卻在路上又遇上的被觸碰的窘境。

小布想起了小黑啤分享的:「不喜歡的話要勇敢說出來!」於是,他勇敢表達自己並不喜歡被觸碰,隨後動物們也就離開了,而小布也謝謝小黑啤讓他學會如何勇敢拒絕!
看見故事中的身體自主3大關鍵
故事中的小布,先是釐清自己不喜歡被觸摸的感受,過程中在小黑啤穿越荒郊山嶺害怕時「猶豫一下後伸手協助」,最後勇敢和其他動物表明不喜歡被摸。這樣的心路歷程與行為變化,顯見小布歷經了「身體自主」的三大關鍵。

|覺察身體感受
看完《迎成年》之後,可以了解到對小布的族人而言,梳毛儀式象徵著成年,也象徵著彼此之間的友好關係;但小布卻非常不喜歡這樣的身體觸碰。由此可見,大至不同種族、地區、文化,小至個體差異,每個人對於身體被觸碰的接受程度都不同。
「身體感受」需要我們好好觀察、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從「不舒服、怪怪的」進展到明確知道自己「不喜歡」。
|適當表達發聲
在了解自己的身體感受後,最重要的是能夠勇敢為自己發聲!勇敢說出自己的感覺,勇敢拒絕他人讓自己不舒服的行為。在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時,如果你理解對方並無惡意,或怕場面變得尷尬,可以引導孩子善用「溫和而堅定」的拒絕方法,並接著堅定地離開現場。
相關推薦:「我訊息」是什麼?如何溫和而堅定表達出自己想法?
|保有嘗試彈性
還記得不喜歡被觸碰的小布,在小黑啤有困難提出「你可以牽我嗎」,猶豫一下仍然願意出手牽對方嗎?這就是一種「積極同意」與「保有彈性」的表現!
Only YES means YES!小黑啤和小布之間,發揮了禮貌詢問、徵得同意才是可以的最佳示範。另一方面,小布也能因應特殊狀況、對方的處境,而稍微彈性調整「被碰一下下」的身體界線。因應實際狀況,在經過思考之後,確認「不會過度勉強」後,作微調嘗試,協助朋友度過難關。
「親子共讀4F」延伸話題,了解孩子對身體界線的看法
除了和孩子討論身體紅綠燈之外,也可以透過4F和孩子討論對於故事情節的看法,更了解孩子對於身體界線有什麼反饋!
Fact 我讀到什麼 | 回顧繪本故事內容的相關問題 | 小布為什麼不想參加梳毛典禮呢? |
Feeling 我覺得如何 | 對於故事的情節,詢問感受 | 當小黑啤來到慶典上,被觸碰身體時,小黑啤有什麼感覺?那他怎麼表達自己的感受呢? |
Finding 我的發現 | 透過故事情節,了解自己情節的發現、或看法 | 小黑啤跟小布說,如果不喜歡被觸碰,為什麼不敢勇敢拒絕呢?那你們覺得為什麼小布不敢拒絕的原因是? |
Future 我將來可以 | 思考故事情節若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有什麼想法 | 別人可以隨意觸碰你的身體嗎?哪些地方是可以碰,哪些地方是不能碰的呢?如果不行的話,那要如何拒絕呢? |
「身體紅綠燈」延伸活動,和孩子討論身體界線

深刻了解故事中小布和小黑啤的經歷之後,藉由親子共讀、讀後討論,大人和孩子一起從故事延伸到自家的真實狀況吧!保護孩子、身體自主……性教育,從家庭做起!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身體分成紅燈、綠燈與黃燈三個區域,分別代表他人可否觸碰的不同程度:
|紅燈,代表是的區域,就是任何人都不能碰觸的
|黃燈,代表的區域,是經過同意才可以碰的
|綠燈,代表的區域,則是普通朋友可以碰的
透過帶著孩子瞭解自己的身體紅綠燈,能更知道如何好好了解及保護自己的身體,即使是很親近的人,也可以透過詢問來表達尊重,陪伴孩子落實身體自主權。
活動實況:家庭性教育|親子共學篇:身體紅綠燈,創造親子自在討論身體意識的場域
當危險疑似發生:找回孩子的安全感
然而,有些時候,即便我們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孩子自己也清楚明白自己的身體界線,但當孩子的身體仍或多或少不小心受到侵犯可以依循以下三個回應,成為孩子心中能夠倚靠的大人,慢慢協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1.解除孩子的焦慮
(1)建立有安全感的環境
(2)使用孩子懂的語言,說明談話的目的及原因
2.肯定並相信孩子的話
(1)詢問過程中,保持積極傾聽與同理心
(2)肯定孩子說出口的勇氣
3.持續陪伴,並說明接下來可能會有的程序
(1)讓孩子了解凡是遭遇相同事件的人,都會有受傷的感覺,減輕恐懼及無助
延伸閱讀:蝴蝶飛走了,還找得回來嗎? — 《蝴蝶朵朵》談兒少性侵害
為了幫助孩子成為有能力保護自己的人,大人需要陪伴孩子建立意識,一同討論與強調身體界線的重要性。對於那些不舒服的接觸,練習勇敢說不、練習有效拒絕,落實身體的保護與身體自主權的能力。
有聲繪本| 臺灣吧《小黑啤迎成年》花蓮×成年禮×身體自主權-小黑啤玩臺灣 EP04
相關延伸|臺灣吧《迎成年》配搭桌遊「勇士破難關」
雞湯來了X臺灣吧共同合作,從家庭開始尊重身體自主。
美術製圖與繪本素材由臺灣吧製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