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更新
從靜待王子拯救的睡美人,到《冰雪奇緣》裡自立解決問題的愛莎公主,媒體近年的改變與努力代表著什麼?-雞湯編輯總監蕭子喬
雞湯來了編輯總監蕭子喬,於9月底舉行《走出專業象牙塔—知識轉譯線上工作坊》線上課程,分享自身以「文字」推廣家庭教育的心得,進一步提出討論:如何成為有質感及素養的自媒體?或同時成為擁有媒體識讀能力的受眾?
以雞湯為例,在致力於家庭教育傳播的歷程裡,講師將團隊尋找定位與確立風格所累積的經驗,和從業多年的實務心得轉換為簡明的講述,於活動過程與操作練習交錯進行。
而講師也在分享過程,將媒體內容演變的動態歷程,視作一個個框架。具有脈絡地層層遞進,帶領學員先看見媒體框架、建立質感框架,最後則打破專業框架走入閱聽人的視野。
Part1 |看見媒體框架-與自我和讀者的對話
臺灣人平均上網時間為全球之冠,然而媒體信任度卻是世界倒數第三,這其中是否能看見媒體改變的「急迫性」?-雞湯編輯總監蕭子喬
覺察問題總是改變的第一步,這便是「軟心法」的重要之處。講師以客觀數據分析,體現目前臺灣媒體的現況,也進一步鼓勵參與者變身閱聽人,找出範例裡認為不合適的地方。畢竟當大眾帶有媒體識讀的判別能力後,才能跳脫常見的刻板既定印象。
Part2|建立質感框架-流量和質量間的3不原則
再來便是文體結構上「硬技巧」層面的說明。除了自創的基礎3不原則之外,講師蕭子喬更以從業多年的經驗,解構生成一項文字專題從時間安排、發想主題,到創新媒材結合的過程。
在學員們吸收講述的精華後,講師則開啟第一次的演練時間,引導參與者思考:若你是自媒體經營者,你想注重的質感框架為何?學員們也紛紛回覆各自的想法,其中不乏有精彩的想法與思考,例如一位正在經營「學習類」社群的參與者分享道:
「想要在帳號裡展現出生活化、內心化的形象,並且倚賴自身經驗去分享所見所聞,讓讀者感受最為真實的感動。」
Part3|打破專業框架-讓大眾都看得懂又感興趣
認識原則與架構性的運用後,便能套用到自身想鑽研、行銷的主題領域中。然而我們既要展示專業,卻又得讓讀者能理解,這勢必需要「走出專業的象牙塔」。
於是講師將三種文體結構圖表化,同時分析下標、用詞,直至段落安排對於文章的影響。最後帶入簡易的SEO(搜尋引擎優化)概念,讓學員從多方面意識且理解到,撰文過程需要注意且可以操作的部分,進而更有效率地行銷自身的專業領域。
Part4|配圖的附加價值-善用資訊圖像化協助理解
最後,蕭子喬講師更首次分享「雞湯來了」圖文構想的4大妙方,提供更多面向的轉譯方式。如此一來,不僅豐富文章本身的展示面向,圖文相輔也是在媒體經營區塊,非常能吸引讀者注意的形式。如同參與者回饋道:「原本以為設計圖文很簡單,但是實際上有各種類型、風格需要顧及,感覺就很有趣~」
子喬的分享內容很豐富,跟我們互動的感覺也很溫暖,就跟雞湯文章的氛圍一樣~-參與學員的回饋內容
非常感謝子喬的分享,讓我對於寫作這件事又重新充滿了信心!也讓我可以花時間好好思考要怎麼實踐自己內心所想的風格,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模式、經營理想。-參與學員的回饋內容
預定結束的時間過後,仍有許多參與者停留在線上與大家討論感想。講師子喬在積極回答問題之餘,點出「你(撰文者)的感覺、造就讀者的感覺!」更舉例像是雞湯的文章,主要便是想帶給讀者溫暖與陪伴。最後激勵並提醒學員,往後成為媒體人也要時時回顧初衷、注重文字質感,堅信每位參與者只要放對位置就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