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0更新

這是一段很長的歷程,從一杯茶葉到一杯茶。
家庭亦是如此,我們也能從一個人觀察出一個家。
-雞湯來了行銷總監張芷晴改寫自《茶金》台詞
雞湯來了首度與公視合作,於12月22日晚間線上共同舉辦了《茶金》影視議題小聚,由行銷總監張芷晴主持、編輯總監蕭子喬與談,並邀請《茶金》製作人徐青雲、編劇徐彥萍擔任與談人,與現場近30參與者從平面的影集作品,建立更為立體的對話。
儘管《茶金》屬於1949年代的時代劇,卻能看見過去的家庭,其實還是有很多和現在共同的議題。此次小聚以歷史經歷、家庭教育和影視製作切入,串起影視製作、家庭教育與民眾觀點,在投票、討論與提問的過程中,找尋歷史與現今自身家庭經驗連結之處。
第一部分 【家庭的過去進行式】從自身家庭出發
簡介並播放預告片後,主持人以投票環節,詢問參與者「你在家中的手足排行是什麼?」再藉由線上即時的回覆,帶領大家將過去經驗投射到劇情之中,探尋且同理角色的心境轉變,並猜測其中角色行為的關聯。
接下來則是邀請所有人「以一個形容詞形容《茶金》」,共築觀眾心底與劇情的共鳴點。製作人徐青雲、編劇徐彥萍共同以代表「水」茶金的意義,認為是水讓茶有溫度,引領角色們繞過傷害找到自己的出路;編輯總監蕭子喬則分享她看到「堅韌」一詞貫穿了整部作品,劇情編排總是用很美的方式去詮釋受傷的過程。
第二部分 【跨界對談】製作人x編劇x家庭教育
緊接著的第二個環節,則由剛剛的話題進一步發酵,轉化為更深入的問題來對話。主持人先是讓參與者一同猜猜編劇與製作人的工作是什麼?有趣的是,相較於印象裡手持一杯咖啡、浪漫地譜寫劇情的生活,兩位來賓的分享更多的是繁雜且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經歷,於是也能發現《茶金》與創作者之間的連結:像是徐製作人與徐編劇也是客家人,對於女性群像亦於過往生活有深刻觀察。因此製作過程中,她們致力於展現客家文化下,女性被期待表現出的「韌性」。
下一部分,影劇身為如此生活化的傳播方式,如何在影劇中找到和理論知識的對話點?編輯總監蕭子喬回答道,觀眾與作品是雙向交流的,我們總能在角色上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畢竟無論是「家」還是「愛」都沒有固定型態。兩位來賓也接著表示,《茶金》更像是畫出一塊地,用茶園連結世界,引領觀眾進入討論。
第三部分 【互動精華】參與者的回饋與反思互動
最後的QA時間裡,大家則隨意地聊聊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承擔起劇中許多經典橋段的「山妹」一角獲得了最高票數。「不意外啦!」編劇徐彥萍笑道,「試鏡時山妹也是最多演員想應徵的呢!畢竟她是『茶的魔術師』!」製作人徐青雲補充。
如此歡快的氣氛中,參與者更是收穫豐富,在後續回饋道:
這部劇裡面的女性角色都很有力量,而且有各種不同的樣貌,並非一般戲劇中常見到的特質。
覺得除了愛情,KK也肩負了薏心心中兄長、照顧者、role moodel的角色~
從編劇跟製作人角度切入的考量點,是身為觀眾真的在觀影時比較難發現的!
感謝兩位講者用自身經歷來分享,這樣的對談形式更能明確地反映作品想表達的故事!
《茶金》裡蘊含著許多女性角色的價值改變,更能看出家庭間相互影響著人物性格。從以上的參與回饋來看,我們也都在這場影視小聚裡,看見古往今來不變的家庭的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