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來了年初接受融合薩提爾概念於教學中的「學思達教學法」創始人張輝誠培訓,體驗到深度挖掘、了解自己與連結內心渴望的旅程。此次在3月2日舉辦家庭讀書會,由研發總監蔡季葦、編輯總監蕭子喬擔任說書人,帶領現場近30位民眾了解渴望、體驗渴望,分享靠近渴望的對話,及李崇建著作的《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幸福的奧義》書中精華。
本次讀書會除了熟悉的文字雲以及影片引導外,更邀請民眾一起藉由對話與線上排列遊戲,體驗冰山理論之深意!透過說書人與參與者的對話,探索最重要也最容易忽略的渴望,一同看見我們都有的不安、沒自信、焦慮為何而生。
Part1 了解渴望|認識薩提爾冰山概念
讀書會開頭以文字雲作為引導,請大家思考「如果人活在世界上,有一種理想狀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狀態?」藉此讓民眾複習薩提爾與冰山理論,下圖為參與者答覆。
說書人表示,這些語句最終都可以歸結成「有意義的、有價值的、被愛的、被滿足的」,跟「感受與期待」是不一樣的層次。並藉由《未來媽媽》短片試著換位思考,讓參與者熟悉劇中人物的應對姿態,進而了解應對姿態會隨著對話不停變化。
Part2 體驗渴望|靠近渴望的對話練習
第二階段,由說書人與參與者L小姐(化名)進行深入對談。淋雨分享到近期的育兒生活事件與感受,有些負向的、煩躁的情緒,說書人嘗試透過冰山挖掘原因-發現是因為感受到挫敗與不被尊重,以及無法控制希望的結果所致。
說書人回應到,淋雨所說的期待「成為好媽媽」、「受人肯定的」等種種價值,即是渴望,是身心的感覺,不只是頭腦的層次。
那要如何增進自我覺察呢?我們需要更認識自己一點、更靠近自己一點,此時可以使用「愛之語」!在生活中發現自己是如何被愛、如何愛人。
Part3 連結渴望|3種切入渴望句型
下半場為書中案例剖析,以當事人及第三方兩種不同的角度看待「保險金」、「盛怒的孩子」兩起事件。說書人引用此書作者李崇建的提醒:「問題不是問題,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沒有滿足期待,還是可以連結渴望,每個議題都是環環相扣的,利用下圖小撇步,試試看連結渴望釋放感受!
此次讀書會與過往場次不同之處在於,除了各種技巧學習外,也增加了深度的冰山面談互動,將讀書會推進到更貼近參與者的層次,期許大家能有所體驗與收穫。如果我們能關注感受、連結渴望,或許就可以減少負向的惡性循環,增加內在的穩定及幸福感。
「今天印象最深刻的活動是和季葦的對話,
在大家面前分享有點害羞,但也很感謝有這個特別的機會。
謝謝季葦的引導,也謝謝大家的分享與聆聽^^ 」
-對談練習者淋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