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能超快有直覺性的答案?」
「別人情緒有一點點變化,為何有些人能感覺出來,有些人不能?」
「明明是別人身體痠痛,這種不是會『傳染』的症狀,為何有些人過一會兒也會有跟著一起痠痛起來?」
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現象,正是「共感人」的特徵。共感人有著比同理心更進一步的「感同身受」能力,比高敏感族更進一步感受得到細微的能量流動。「情緒宿醉」也常被拿來形容共感人的狀態,總在不知不覺中被他人影響,漸漸迷失在親朋好友灌下的情緒旋渦中,且持續一段時間難以馬上清醒。在伴侶關係、親子關係、家人關係中,如果你或身邊的人是共感人,代表有著更多「覺察」彼此狀態的天賦,但也需要更多訂定「界限」的課題,才能避免在關係中過度互相消耗。
共感人:比同理心更強烈的「感同身受」
「同理心」是指別人開心或難過時,我們有能力「設想」對方感受,試著想像自己是對方,嘗試「穿進對方的鞋子」走過對方走過的路,理解對方狀態。但「共感人」不同,共感人不必刻意「設想」,而身體會真切感受到他人的情緒、能量與症狀。
共感人對他人的講話或肢體的「潛台詞」或「言外之意」特別敏感。甚至,共感人是先感覺到,接著才思考!在人際關係中就像缺乏天然屏障,無法自然過濾他人與自己的事務與狀態,使得彼此缺乏界限、直接相通。
共感人:比高敏感族感受到更精微的「能量流動」
心理學家Elaine Aron提出「高敏感族(Highly Sensitive People)」一詞,而共感人具備所有或部分高敏感族特質,包含:易受刺激、需要獨處時間、對光線/聲音/氣味敏感、厭惡人多的地方。
共感人和高敏感族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共感人的感受又要更進一步感受得到「精微能量」。共感人以能量的形式,內化來自他人的感受、痛苦與各種身體知覺,經常無法區分他人的不舒服或許與自己無關。
有的共感人擁有深刻的靈性與直覺體驗,有的共感人甚至可以和動物、大自然、自己的內在嚮導溝通。不過,高敏感族與共感人並不互斥:你可能既是高敏感族,也是共感人。
你也是共感人嗎?三大常見共感人類型
身體共感人 Physical Empath|
特別容易感應到他人的身體症狀,將那些症狀吸收進自己體內;另一方面,別人的幸福感也能使共感人活力大振。
情緒共感人 Emotional Empath|
主要會接收到他人的情緒,就像一塊吸收他人感受的海綿,無論是快樂或悲傷的情緒都會吸收。
直覺共感人 Intuitive Empath |
能體驗到不尋常的知覺,如超強的直覺、心電感應、夢境傳達的訊息,甚至還能與動植物溝通,或與靈界交流(類似於現今許多寵物溝通師)。
當家中或伴侶有「共感人」:如何善用敏銳覺察,又不過度消耗?
在學齡前親子關係中,如果家長本身是共感人,則特別容易在孩子的情緒變化中備感消耗;如果孩子是共感人,特別容易因為過度敏感,而在焦慮依附、分離課題上特別缺乏安全感。《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書中整理許多給共感父母的因應技巧,及呵護敏感兒的20個方法。
在國小中高年級後的親子關係、家人關係或伴侶關係中,如果有共感人,則練習家人間的「界限」成為特別重要的課題!《共感人365天療癒處方》提供共感人365天陪伴式練習,以下列舉幾個重點作法:
練習1|宿醉前記得先預備:親密關係中設立界限
伴侶或家人都是我們重要的親密關係,我們可以試著在這親密之中設立一條保護彼此的線。練習用和善的態度表達自己的需要,區隔對方與自己的任務或課題。
表達界限時記得要明確,盡量「一次設一個界限」就好,避免一次處理太多議題會使情緒更混亂。練習界限有些困難,甚至會感到不安,但請記得真正健康的關係會照顧到你的狀態與需要,把話說出來,帶來更誠實、安全、自在與快樂關係。
練習2|面對時常灌醉你情緒的家人:在家人旁邊升起防護罩
許多人會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或情緒對他人帶來的影響,例如有些人會習慣性落入被害者心態、習慣性批評他人、習慣性情緒勒索,他們無法自處而不斷渲染自己的情緒。
別忘了,特別容易受情緒感染,甚至情緒宿醉的你,需要保護自己!即使身處在這樣的關係中,想像自己身體外有一個白色的半透明光罩,阻擋也區隔他人的情緒與自己的課題。
練習3|感謝在宿醉時照顧你的夥伴:想想自己是否能量過載
有時令人精神負荷過載的其實是自己!我們或許都曾經不小心抱怨連連、把他人當情緒垃圾桶,或忘記感謝、只著眼於缺點批評他人,不知不覺成為能量吸血鬼。別忘了在日常的情緒能量中,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關係中拉出界限,不是為了疏遠彼此的關係,而是因為懂得防護,更能站穩自我,和重要的人在舒適的距離間,牽緊!《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提供我們對於共感人更深的認識知識;《共感人365天療癒處方》則像「日記」,陪伴在自我對話之間,因懂得自處,進而懂得相處!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張芷晴
製圖/雞湯來了實習生翁欣容、雞湯來了黃珮甄、蕭子喬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