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組家庭x三年多的時間,苗栗的一群人,組織一個跨家庭的廚房
不只是小朋友DIY廚房體驗,不只是服務長者的社區服務
他們是親子一起當志工,讓家庭正向循環在這裡擴散
從前有句俗諺:養大一個孩子,要用一個村落的力量
21世紀的他們,用一個廚房串起十多組家庭,打造現代集體教養的可能
串起廚房性別觀、子代反哺、代間關懷、類手足、交換小孩的溫柔倡議
他們非典型,但也典型!
雞湯來了用1篇深度報導、5篇家庭故事、1個互動測驗
邀你走進他們的家中客廳,叩叩叩~雞湯來了!看見家庭韌力的在地實踐
家庭型態改變、家庭信心失落的世代
德國社會觀察家 Michael Nast 2016年提出:現今年輕世代為「愛無能的世代」。天下雜誌2018年大篇幅報導:臺灣社會不婚、不育、害怕承諾的現象,並非說要婚/育才是有愛,重要的是種種現象反映出整個世代對家庭關係失去信心!台灣本土心理學期刊也在研究中指出,當今社會與家庭文化在講求個人獨立自主的新浪潮,與講求關係主義家族為重的觀念衝擊之下,需要尋求家人關係的新平衡。
隨著社會變遷,家庭型態越趨多元,從過往大家族三、四代同堂,到現在小家庭為主;又現代除了核心家庭,隔代、單親、頂客家庭也趨普遍。行政院主計處2019統計,台灣家庭組成型態僅約1/3為核心家庭,可見所謂「典型」家庭形象已不再單一,「建立人們對於多元家庭型態的認識」、「開拓理解家庭之視野」是當代重要課題。
數據告訴我們的事:人口老化、少子化、人口外流的苗栗現況
據內政部統計處調查,苗栗縣於2010年底的調查中,三大人口組成重要指標:扶老比(524.25%)、扶養比( 41.33%)與老化指數 (142.00%)皆為近十年新高。2011年第三季的數據中,自然增加率及社會增加率皆顯示為負成長,少子化現象與人口外流趨重。
在訪談苗栗在地家庭的過程中,許多家長也提到少子化之下,相較過往大家族,孩子們普遍缺乏手足同儕,「不懂知足、不懂關懷他人、自我中心」是許多家長對於這一代孩子的擔憂。
而隨著青壯年人口外移,「獨居長者」成了社區中的隱憂,是負擔還是資源,值得反思;願意留下來的青壯一代與他們的孩子,如何對在地社區、家庭有所肯認,成了留住他們,甚至「留下來更好」的可能。
客家文化不能只是觀光口號,而需落地的日常
客委會2021年發表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指出符合《客家基本法》客家人定義:「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的人口分布,苗栗為全台客家人口比率第二高的縣市,62.5%的數值代表的是:在苗栗,平均每三個人之中就有兩個人是客家人,也是全台唯二具有客家庄的縣市。
然而,調查也發現,隨著出生率下降及人口外移,苗栗總人口與客家人口均在減少,觀光特色之餘,何謂落地的文化日常認同,成了重要議題。
數據會說話。但,是弱勢問題,還是改寫契機?
文化,不只是留在博物館,而能串起多個家庭與社區的廚房日常?
關鍵就在你的解讀與韌力,用一點一滴的日常實踐將在地與文化的認同種下
用一個廚房串起家庭正向改寫:看見家庭韌力
苗栗「親愛的廚房」發起人韻蓉提到,希望透過一個廚房場域的營造,潛移默化中推動「廚房不只是女人的世界,老公、小孩都可以有所發揮」的概念,更希望在廚房中匯集多個家庭,為少子化之下的孩子創造同儕,形成「類手足」。廚房志工夥伴小巫和子儀也分別在受訪時提到,在廚房小孩有伴,大人之間也可以互相支援教養,「交換小孩」好玩又有用!
另一方面,社工背景的韻蓉也同時想到社區中的獨居長者,若能增添一些生活中拜訪的機會,對於長者而言有新的生活變化,對孩子而言更是學習關懷他人與知足的機會!
而身為客家人,從小處理客家米食長大的「客家粄仔工坊」負責人昌哥認為,營造一個場域,不只是讓外地人來觀光,更希望在地家庭,無論是不是客家人都能理解自己家鄉的特色。昌哥也提到,希望食物是家人之間的連結,而廚房能是家人之間互動、傳遞知識與情感回憶的環境。
一位溫柔倡議的主揪韻蓉、一位懂客家料理又熱情提供場地的昌哥,串聯十多組在地家庭,身教影響、同儕互動、代間關懷、廚房印象、客家文化正在苗栗「親愛的廚房」正向改寫,少子化、人口老化不再只是問題,客家文化也真正融入了一個個家庭的生活日常之中。
典型家庭中,有著許多非典型實踐;正是這些創意與行動,開展了家庭韌力
家庭中的不平凡日常值得被看見
非典型家庭,其實也有許多和你我都相似的典型作為
褪去標籤,多元家庭,多樣的愛,我們都一樣
用五道苗栗親愛的廚房夥伴記憶中的味道
帶我們走進他們的家庭,走進他們的客廳聊聊
|「廚房不該只是媽媽或老婆的天下」-親愛的廚房揪團主蘇韻蓉#海陸粥媽咪
|「孩子從小看見的是什麼,將來很可能就是什麼」-親愛的廚房大廚昌哥#五行湯圓先生
|「被愛過,才懂得愛是什麼,才有辦法愛人」-苗栗親愛的廚房子儀#芋頭梗媽咪
|「陪伴孩子的時光只有黃金十年」-苗栗親愛的廚房劉美淇#水粄媽咪
|「交換小孩,教養更有效」-苗栗親愛的廚房小巫#壽司媽咪
跟著雞湯來了,來認識「親愛的廚房」各位特別的故事吧
叩叩叩~測驗你最先認識誰的家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