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知識變白話?如何善用傳播推廣教育?雞湯來了編輯培力工坊|暑期實習生暨編輯志工群行前培訓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用更貼近生活的方式陪伴大眾面對家庭的挑戰」
「有意識自己的言行、 有意識地蒐集素材」

 雞湯來了於2022年7月3日舉辦編輯培力工坊,由編輯總監蕭子喬擔任主持人,邀請新進志工與暑期實習生一同參與。透過編輯、製圖、行銷等各部門的分享,以及實作挑戰的練習,讓參與的學員們,看見與瞭解雞湯來了的組織精神、願景目標。在動靜交錯的活動過程中,培養學員們成為一位具有媒體素養、趣味互動、追尋增進自身專業能力、善用傳播力推廣家庭教育的媒體人。

「做一個有媒體素養的自媒體,看見框架,建立框架,也打破框架。自我要求的動態歷程」——雞湯來了編輯總監蕭子喬。

 

Part1 | 「雞」本知識 | 關於雞湯來了的大小事

你想過嗎?關係如果是鍋雞湯,要有什麼味道?
如果你是熬湯的人,你理想中的美味關係是什麼風味?

 雞湯來了理念 : 關係就像雞湯一樣需要細火慢燉,認識原料,讓我們懂得選擇適合自己偏好的食材,懂得火侯,讓我們有辦法燉出剛剛好的幸福口感。
雞湯來了用各種各樣的內容,包含知識、時事、選書、活動、人物、測驗,引領讀者/民眾去理解「家是什麼?」用瞭解與對話,串連家中的每一個人,用知識與練習為「愛無能」世代,創造「我能愛」的改變機會,創造「關係永續」可能。

 何謂關係永續?也就是看見家庭框架,而後能突破框架。透過覺察、發聲、改變的知識與練習,創造家庭中合適的關係。

「雞湯來了三大服務 科普文章、實體活動、練習工具」

 

Part2 |「雞」密法寶  | 自媒體經營術,質感媒體與知識轉譯

 資訊爆炸下的媒體思維,根據調查統計(2014年),台灣使用手機上網,位居全球之冠,但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資料顯示(2020年),可以發現台灣媒體信任度世界倒數第三,低於英國、香港等國。因此產生一個現象 : 我們離不開媒體,但卻不信任它 !?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有質有量、可信的內容,也是雞湯來了在實踐的,善用媒體的傳播力,也做一個有媒體素養的自媒體人。

 如何實踐 ? 在這次的培訓中講師編輯總監蕭子喬分享綜整多篇國內外分一後,整理了質感風格自媒體基礎3不與進階3不。

|科學化-不 誇大/不實標題釣人點閱
|選擇化-不 絕對/聳動語句引人焦慮
|陪伴化-不 專家權威指令壓人

 以雞湯來了為例,我們更做到進階3不,在下標以及文章內容中,去實踐質感媒體之風格定位。

|真實化-不 只放成功勝利案例
|多元化-不 偏重主流單一價值
|本土化-不 西方月亮比較圓

 另外,在整篇文章結構和知識轉譯上,結合經驗滾動修正,並融合SEO的概念,形成一套編輯、行銷、教育整合,專屬於雞湯來了的自媒體文章風格。其中講師就文章結構以四個面向探討:指導學員安排布置文體以及段落的結構,傳授下標以及用語應注意的文字與相關技巧。幫助學員更加瞭解如何寫出一篇結構完整、論點清楚的文章。

不用很厲害才開始,要開始才會很厲害」——行銷總監張芷晴。

 

Part3 | 把握「雞」會 | 實戰演練知識文、活動文、選書文以及製圖

 認識編輯文體結構技巧後,行銷總監張芷晴將行銷的概念融合教育,點出宗旨「把特定的資訊傳給特定的人」透過議題的關注、分析受眾、抽象概念具體化、提升共感度、趣味化圖像化等方式,讓原本只是「認識、有興趣」的人逐漸轉換成「推薦、鐵粉」。

 在圖像方面,講師黃珮甄更是分享資訊視覺化心法,透過發想與確立強調元素,讓學員們學習如何「用圖片說故事」,並瞭解雞湯來了圖文風格基本原則與形象形塑。

 培訓期間動靜交錯,經歷各講師介紹與經驗分享後,學員們汲取該環節重點精華,講師預留時間進行實作演練,從旁引導協助,並於學員操作結束後,開啟對話,供學員間彼此分享成品同時進行作品的檢討討論。

 其中除了講師立即性的回饋與修正,也藉由學員間本身擁有不同領域的專業,讓學員們無論在文章結構脈絡安排中,亦或是圖像視覺化的製作中,激盪出更多不同的想法與創意。

文章圖的發想 : 扶老比、扶幼比,強調壯年人少,但負擔重」(左圖)
知識文、活動文以及選書文操作後分享與討論」(右圖)

 經歷全天培訓,學員們在編輯模式、行銷技巧以及製圖能力上,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認識,過程中學員們皆能感受到來自講師們的用心指導,講師蕭子喬也鼓勵參與的學員,只要不斷的練習與回顧初衷,就可以在雞湯來了中一起進化。

參與學員回饋

藉由前者經驗分享,更瞭解如何操作,較沒有像其他行銷團體有距離感。

安排與相近專業的講師,有更多的共感體驗。

發現將很多抽象的內容轉化的技巧,很厲害。

學到很多如何選用更適切的文字句型來撰寫文章的技巧。

透過雞湯網站或文章中,學習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識並利用於課堂上。

謝謝團隊,精彩又扎實的培訓,希望自己可以在團隊中成長。

文/雞湯來了特派員李哲墉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
製圖/雞湯來了特派員李哲墉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分享此文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