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可在家中營造輕鬆舒服的氛圍,用聊天的方式,引導幼兒表達情緒經驗。除了親子間利用生活情境聊聊天,還可以利用繪本和幼兒聊情緒哦!如何利用繪本共讀和幼兒聊情緒?又有哪些繪本是跟兒童情緒有關的呢?
幼兒情緒的兩大重要能力:情緒認知+情緒調節
情緒教育從家庭開始,有國外研究也指出,幼兒的情緒表達能力深受家長的情緒言談能力的影響。日常生活中,幼兒每天都會經歷著無數個情緒的開始與結束,有的幼兒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有的幼兒則是會陷入某種情緒好一陣子。此時,家長可以透過聊天、繪本共讀來幫助幼兒培養「情緒認知、情緒調節」這兩大能力。認知與調節兩者的關係就像一面鏡子,讓孩子可以看見自己,也能看見他人的情緒。
能力1 情緒認知|
是情緒調節的基礎。當自己或他人的情緒出現時,能夠辨認出自己或他人當下的情緒是什麼、了解到不同事件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並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具體表現
我知道自己現在的情緒是⋯⋯
我了解這個事件可能讓對方感受到⋯⋯
能力2 情緒調節|
產生負面情緒時,除了會採取行為動作來調節情緒,也會受到認知、過去情緒經驗的影響,運用各種策略來改變負向情緒或過度激動的情緒。
具體表現
當自己有(某種情緒)時,我知道如何讓自己冷靜下來,
例如可以深呼吸、先離開讓我不舒服的環境、找尋讓我安心的大人陪伴我
情緒教育能增進幼兒的情緒認知及情緒調節能力。研究發現,情緒能力較佳的幼兒,情緒較穩定、人際關係較佳、較少發生同儕衝突、使用正向方式解決問題,以及能夠尊重與理解他人不同的想法。
國內研究也指出,如果主要照顧者較常對幼兒使用「鼓勵、問題引導」的教養方式,當幼兒產生情緒時,會比較能夠辨認得出自己或他人的情緒是什麼,進一步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運用繪本,打開「對話式親子共讀」
繪本是最能引導幼兒認識情緒的工具之一,也是家長或老師進行情緒教育的好幫手。因為繪本的圖像化特色內容色彩豐富、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有較多的連結,家長能夠自然地引導幼兒理解抽象的情緒概念及認識情緒。
繪本不單單只是和幼兒一起唸過、看過就好,若能透過一些共讀技巧,便能引導幼兒更進一步思考和表達。因此,有學者提出兩種對話式共讀技巧,分別是CROWD(深入提問5技巧)與PEER(共讀引導4步驟),藉以增進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提供家長的提問與耐心聆聽孩子回應的技巧。
延伸閱讀:親子共讀真的重要嗎?親子共讀的3大好處&分齡互動技巧
繪本X對話式共讀,開啟進入情緒教育的世界
對於家有學齡前階段的親子來說,親子共讀不僅能幫助幼兒發展情緒的覺察與辨識、理解、調節與表達和培養同理心,家長也能透過「繪本」,與幼兒一起討論情緒。運用對話式共讀的兩大技巧,引導幼兒不論是發生正向或負向情緒,都能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反應、嘗試理解自己與他人感受的不同,進而採取合適的情緒調節策略來抒發情緒與表達情緒經驗。
本表整理與製作/潘佾欣
親子可以一起共讀情緒繪本,除了能促進親子關係、共度親子時光,也能聚焦繪本內容來進行情緒討論,讓家長與幼兒能更認識情緒。
相關資源:繪本X遊戲 開啟孩子的情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