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親子性教育的好幫手:《爸媽的第一本不尷尬性教育指南》

 根據兒福聯盟2016年「臺灣兒童性教育知識調查報告」發現近四分之一的家庭未曾與孩子談性,顯示部分家長對於性議題總是難以啟齒或避而不談。其中,相較不願意接觸的話題分別是高達近68%家庭從未談論過的「性行為」和近56%從未談論過的「感情」議題。

 或許是文化或過往缺乏相關經驗,促使家長遇到孩子詢問「爸爸,你有做過愛嗎?」或是隱瞞「交男/女朋友」等情況時,「小孩不要問那麼多,等你長大就知道了!」或是「談戀愛會影響課業」。通常出現這些回應,可能源自於家長不知道要如何回應或是運用適切的方式去面對。

 本書作者以「性教育從家開始」、「解惑青春期」、「放下性偏見」和「拒絕性暴力」,提供家長四大面向的性觀念,因而建立起「如何與孩子談性」的意識,進而勇於開口。

此書觀點:家長是孩子最適合的性教育啟蒙老師

    身為大人的你,覺得「性」是什麼?或是對於「能否在家談性」是抱持支持,還是反對的態度呢?關於這個問題:有些家長認為在家談性能讓孩子學會保護自我、有些則覺得性是隱諱的話題或是願意和孩子談論,但會將重點放置於阻止、警告等負向態度。

延伸閱讀:家庭中為何不談性?3個「家庭性教育」入門策略

 然而,書中提及:當孩子無法從家中獲得答案時,或許對於新奇的性議題仍然會感到好奇、疑惑,而只好透過網路和同儕等其他方式去尋找答案。但是,有時這些管道的資訊不完全是正確的,便容易讓孩子建立錯誤的性觀念和養成負面的行為。

 相反地,若孩子能夠從家中獲得答案時,家長便能提早進行性教育的預防,並依照他們的特質、經歷和反應去調整自我的回應模式。甚至,等孩子長大後還能像朋友般一起輕鬆自在地討論、分享經驗和在第一時間陪伴孩子去面對新的性議題。

 或許,有人會問學校的健康教育課不是會教導性議題嗎?那麼家庭為何還要進行性教育?書中作者認為:性是生活化的主題,所以難以在校學到所有面向和針對個別學生給予健全的幫助。而且,性相關的對話屬於需要建立在信任、親密和安全關係上的私密領域,因而此書提出「家長是孩子最適合的性教育啟蒙老師」。

延伸閱讀:致老師與家長的一封信:我們一起練就面對性教育的勇氣

精華觀點:性教育的「態度」,比內容更重要

 一開始在與孩子談性的時候,可能會煩惱「孩子幾歲的時候,才可以一起談論性議題?」、「如何與孩子進行性議題的討論?」和「與孩子談論性議題的深淺程度要如何拿捏?」等疑惑。

 但在解決這些疑惑之前,要告訴家長們其實「態度比內容更重要」。書中引用心理學教授Albert Mehrabian曾提出:「在對話過程中,其實『內容』的傳達力只佔7%,其餘則是由『非語言行為』所構成。」

 所以,像是我們突然面對孩子詢問:「我是從哪裡來的?」等性議題時,或許會透露尷尬、迴避等表情手勢的非語言動作。那麼孩子其實能從中感受到我們的態度和認為性是負面、不能問的話題。久而久之,和性相關的對話便會逐漸難以啟齒或是成為家中的禁忌話題。

|尊重情緒、如實表達

 書中提到父母和孩子的情緒都十分重要,甚至父母就是孩子觀察學習的「楷模」,所以建議家長不僅要尊重孩子的情緒,也要如實表達自我的情緒,甚至能將自己的經驗和情緒結合,以增加與孩子對話的互動性。

|反思討論、同心協力

 本書分享:不妨試試在親子性教育開始之前,先試著與另一半寫下各自對於「性教育」的想法。像是「對於『性』的定義、想法為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我們是否認為性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呢?」 等等,以覺察、檢視彼此對於性的觀點、並作為家庭性教育的第一步。

 在向孩子進行性教育的過程中,家長之間的相互討論也是很重要的。像是「是否覺得『做愛』這個詞很尷尬?」、「我們可以透過與孩子一起洗澡的過程,介紹男女生的生理構造和變化。」等等,以協調出夫妻間對於性教育的共識。

和孩子開啟輕鬆自然的性議題對話吧!

 帶著「家長是孩子最適合的性教育啟蒙老師」的自信心,嘗試和孩子開啟一次次輕鬆自在的性議題對話吧!

 在過程中若發現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面對時,可以試著閱覽更多「性」教育相關的書籍或是網站。例如《爸媽的第一本不尷尬性教育指南》書中,內含男女的生理構造變化、身體界線、性行為、性別平等和性暴力等「多面向的題材內容」;還有,貼近實務現場地舉例「情境式對話」和示範「回應方式」,像是如何向孩子說明避孕的方法。

    另外,書中提醒:當孩子拒絕回應父母提出的話題和身體接觸時,建議家長盡可能不強迫小孩。這樣的做法,能讓孩子培養「保護自我、尊重對方的身體界線和意願想法」等能力。若家長能帶領孩子「了解每個家庭成員的界線」和「一起制定家庭中談論相關話題的規則」,較能保持家人間能擁有舒適、自在的空間。

 家庭性教育是一條沒有捷徑的路,透過每一天的練習,家長們可以探索、從中涉取適合自己和孩子的互動方式。並透過相互對話、分享自己的經驗,滿足孩子疑惑的同時,也能尋找親子間對於性議題的共同話題。

延伸閱讀:與孩子談性好工具:《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

延伸閱讀:《不怕小孩問》如何提及當年父母不敢教的事情?-親子性教育指南

延伸閱讀:該怎麼和孩子談「性」?—以繪本《媽媽,我從哪裡來》《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討論性別議題

延伸閱讀:用童話《白雪公主》《小紅帽》《紅鞋》跟孩子開啟「性」的對話

文/雞湯來了實習生陳姿諭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雞湯來了實習生陳姿諭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資料
兒福聯盟(2016)。2016年台灣兒童性教育知識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202
林秀茹(2013。親子談「心」說「性」落實家庭性教育。家庭教育雙月刊,45,59-67。
劉偉君、梁珀華 (2011)。家庭實施幼兒性教育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2,107-149。 
晏涵文、李蘭、林燕卿、白瑞聰(1992)。幼稚園至高三學生家長及教師對實施性教育內容之需求研究。衛生教育雜誌,13,1-36。
分享此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