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學更好!溫柔親子性教育》漫畫與專欄相輔相成,讓家庭性教育更容易上手!

 很多人覺得日本性產業很發達,但日本的情色產業熱門,學校卻沒有完整的教導性教育。這是日本,也是現今社會的現況,人們把「性教育」誤以為是教導「性」,而檯面上避而不談,甚至擔心教了反而促使孩子去嘗試,其實性教育是關於生命、身體、健康的學問,更是每個人從小到大自我探索及和他人建立合宜互動的重要課題。

 《在家學更好!溫柔親子性教育》作者村瀨幸浩在日本高中擔任保健體育科教師二十五年,經常負責綜合學習的「人與性」,退休後也在大學等講授「性學」長達二十五年。此書除了有專業知識,也由出版過許多育兒漫畫的漫畫插畫家福地麻美,將想傳達的知識,鼓勵家長的改變融合成漫畫故事。

在學校學不到?學不夠?「在家學更好」的原因

「學校會教吧?」
「自然而然就會了不是嗎?」
「我家孩子,現在教還太早」

 這些家長常見的疑惑,其實其來有自。此書提到家長之所以怯於主動教導孩子性教育,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於這一代人,在小的時候幾乎沒有被大人(家長、甚至老師)自信地教導過性教育,自然而然就不認為這是一件適合主動教導孩子的事情,或想教也不知從何開始。

 然而,其實「性」不是不教就不會需要學,不是不討論就不會好奇。書中提到:對性的無知、不理解,會導致輕率的性行為;好好地學習關於性的知識,會產生慎重的性行為,與帶來幸福的性行為。

延伸閱讀:家庭中為何不談性?3個「家庭性教育」入門策略

延伸閱讀:《不怕小孩問》如何提及當年父母不敢教的事情?

圖/取自《在家學更好!溫柔親子性教育》內頁。

「性霸凌」比想像中更常見!「性好奇」時解答最有效!成為能夠接住孩子的大人

 其實,每個人兒時在同學、朋友之間,幾乎都遇過或見過「性霸凌」的狀況,掀裙子、脫褲子、戳屁股……很多時候孩子們會說「只是在開玩笑」、「誰誰誰也在笑啊」,但其實這些都是一種性霸凌。大家都在笑,甚至被捉弄的當事人也在笑,不一定是他樂在其中,而可能是不知該如何反應、不想被捉弄更嚴重,所以假裝覺得好玩、和大家一樣笑笑帶過。

 當孩子提出任何關於性的好奇(其實和性無關的事情也一樣),如果能對孩子的言論不急著發表評判,鼓勵孩子多說一點他看到什麼、遇到什麼、他的想法,我們就能把握機會更了解孩子一些,也更能接住孩子的關鍵需求。書中特別提供回應孩子好奇的萬用回應:

「為什麼想問這個問題呢」尾音上揚,表達出好奇不評判的語氣!

不再避而不談!引導孩子思辨性行為出現的3種常見情境

 當全家人一起看電視、看劇、看電影,演著演著突然出現床戲,或是和孩子一起用電腦、滑手機,突然跳出曾看過的A片或黃色廣告,也曾遇過空氣凝結、趕緊轉移話題的窘境嗎?

 當孩子問「他們在幹嘛?」如果不跟孩子說「你長大就知道了」,還能說什麼?書中提到別避而不談,反而應該把握這些機會機會教育的時刻,和孩子自然地開啟話題。而許多時候難以解釋性行為,其實可以分為3種常見的狀況:

1. 製造小孩的性(生殖的性),可延伸討論孩子從哪裡來的?
延伸閱讀:如何用繪本《媽媽,我從哪裡來》和孩子談「性」?

2. 共同快樂生活的性(身心愉悅的狀態),可延伸討論安全性行為、合宜的人際互動
延伸閱讀:人際互動?課業?愛情?青少年的情感教育怎麼談

3. 支配對方(多蘊含性別角色的偏見,A片等成人網站較多這種劇情),可延伸討論性別角色、性別氣質、性別刻板印象
延伸閱讀:小黑啤玩臺灣《去看戲》開啟顏色與性別多元視野
延伸閱讀:電影《媽的多重宇宙》突破框架的男子氣概
延伸閱讀:和《Barbie 芭比》一起跳脫角色框架,重拾自我價值

1 先運用漫畫故事說出你我心聲,再透過專欄文章輔助深度說明
2 書中提供從幼兒到青春期分齡的情境故事及方法指引
3 翻譯用心,書中提到的資源服務經過在地化更新
(日本的作者與故事,但資源已替換成台灣現行資源)

給家長|爸媽Call-in教養專線服務
給青少年|少年專線服務
給兒童|哎喲喂呀兒童專線服務

分享此文至